新华网长沙10月20日电(记者侯严峰、谭剑)黄亚军是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小有名气的生猪养殖大户。这几年,他靠养猪发了财,但由于大量猪粪处置不当,造成生活环境污染,引起乡邻们的不满,落了个“赚臭钱”的名声。
“如今办养猪场,不仅要经过乡邻们的环境评估,而且要增加环保投入。”黄亚军说,“虽然开销大了,但村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自己也舒心。”
今年初,长沙市启动“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农村环保“义工”行动,将城市环保“义工”下乡与农民环保“自治”结合起来,探索切合当今农村环保实际的经验。
长沙市有近390万农民,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农村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据长沙市环保局统计,全市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147万吨、污水2.2亿吨。
据长沙市环保局长黎建介绍,在不少乡村,兴办小化工厂、小养殖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村里的农民很少考虑他人利益;同时,由于农村环境监管薄弱,一些违反环保法规的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
今年7月的一天,浏阳市金塘村小学一间教室里座无虚席。来自湖南省农业大学的环保“义工”高凤仙教授正在为农民讲授“畜禽养殖环保”。高凤仙从农民最关心的猪粪无害化处理讲起,让第一次接触环保知识的养殖户听入了神。
金塘村党支部书记余尚清说,这几年,村里不少人靠养猪发财致富,但猪粪四处抛撒,导致“猪粪围村”,村里的大街小巷臭气熏天,饮用水源也被严重污染,一些村民还因此致病。
“其实,农村的养殖户也不情愿生活在臭气熏天的环境里,关键是他们缺乏建设生态文明所必需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知识。”黎建说,农村污染点多面广,而且随着城市污染转移,农村生产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农民进行环保“启蒙”显得越来越重要。
长沙市环保局从今年3月起开展了“农村环保义工”行动,由市环保局在全市各大专院校招募大学生和环保专家充当“义工”,到农村宣传环保,普及知识。所有到农村的大学生“义工”均由专家实施培训,并要求每个志愿者至少每月到乡村服务一次以上,每年不少于15个工作日。
招募“义工”在各大院校引起反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生踊跃报名,几天便招募了1020名大学生和107名专家、教授。
“这种新的科学普及形式得到了农民的赞赏。现在长沙市1020个村每个村都有"义工"蹲点,许多村都办起了环保学校。”黎建说,发挥农民自主创造能力,让农民作农村环保的主体,是长沙市农村探索环保“自治”的主导思想。
长沙市还创造了村民环保“自治”的一些新形式。比如,制订“环保乡规民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发布,形成有约束力的乡村“环保宪法”;实行“乡村环保听证会制度”,村民办企业、搞养殖必须通过听证程序;制订“村级环保规划”,划定“宜养区”“限养区”“禁养区”和“居住区”。
与此同时,驻村环保“义工”还帮助各村建起了“环保促进会”,推举村里有影响的村民担任环保监督员。挂职金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欧阳伟沙说,“环保乡规民约”虽不具备国家环保法规的强制约束,但却很管用,因为这是农民们自己创造并遵守的行为规范。
长沙县黄龙新村推广“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全村280多农户家家建起了小型污水处理站。村党支部书记王再德说,建污水处理站每个农户投入不到1000元,就彻底改变了村里的环境面貌。
“人畜粪便变成了沼气,粪渣变成了肥料,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灌溉农田。这样投入少、见效快的环保工程农民喜欢。”王再德说。
据了解,目前长沙市已建成三个县级有机肥加工厂,专门用于处理乡村畜禽污染物。
黎建认为,只有让广大农民把环保当作自己的事,建立一支掌握环保知识的农村环保队伍,制订并落实环保规划,农村的生态文明创建和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