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10月22日讯 嫦娥1号发射在即 今天早晨,本报记者从成都乘最早的航班赶赴西昌,乘客中绝大多数为专程看嫦娥1号发射的游客,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各地媒体记者。据悉,此次赶到西昌报道嫦娥1号发射的媒体记者已达500多人。
在机场高速公路入口旁,一个巨大的火箭模型上写着“航天城欢迎你”。
今天的西昌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絮薄云。西昌城区不大,居民们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发射而有特别的情绪。“西昌每年都要发射几颗卫星,习惯了。”一名西昌当地人自豪地说。
记者赶赴西昌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实地探访,这里位于西昌城区西北部,是一幢4层高的小楼。因发射在即,现在这里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禁止记者进入。“发射时这里将是最为核心的指挥中心。”随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指挥中心相当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数据枢纽”,是数据的集成和处理中心,火箭在初始飞行阶段,所有测控到的数据以及第二阶段远望号测量船上的数据,都要经过这里进行汇总分析。J177
“嫦娥”身姿很难观测到 绕地飞行时经过一个城市只需一两分钟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嫦娥1号升空后,人们用肉眼看到嫦娥1号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利用光学观测工具,能够捕捉到它的身姿的几率也很低。而且,相对纬度较低的我国南方地区来讲,北京并非最佳观测场所。
嫦娥1号飞天将采取多级推进方式,分四段一步步进入预定轨道。第一段是发射段,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绕地球飞行的大椭圆轨道;第二段是调相轨道段,卫星和火箭分离后,依靠卫星上的推进系统使卫星绕地球做3次加速变轨,一次比一次飞得更远,越来越接近月球;第三段是地月转移轨道段,卫星调整飞行路线,准确飞向月球;第四段是绕月轨道段,卫星接近月球时“刹车”,靠月球引力进入月球轨道开始绕月飞行。
北京天文馆的寇文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目睹嫦娥1号身姿的最佳时间为绕地阶段,在此期间地球上肯定有地方可以观测的到,但具体时间地点只有在轨道参数确定后才能计算出来。
曾对神舟6号进行过成功拍摄的寇文表示,当年神舟6号绕行地球5天内,除了天气原因外,几乎每天晚上都能拍到,而且它几乎是当时天上最亮的一个天体,非常好找。相比之下,嫦娥1号在经过绕地飞行进行调整后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此时它要飞出地球奔月而去就要从每秒7.91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提升至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这样它在经过地球某一城市上空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两分钟。除此之外,观测天体还受天气等条件制约,因此虽然从理论上说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嫦娥1号,但实现观测非常不容易。
寇文估计,嫦娥1号在绕月轨道飞行时,其亮度相当于一颗十四五等的星星,虽然从理论上用更大口镜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但由于它的飞行轨道距离月亮表面的高度只有200多公里,而月亮本身的直径是几千公里,而且它是亮的,这种亮度与嫦娥1号的“暗”对比非常强烈,人们不可能在一个特别亮的天体旁边,看到一个特别暗的天体。因此,在嫦娥1号绕月飞行后,一般人再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它的几率几乎为零。
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在嫦娥1号绕月飞行的一年内,我国将用4台射电天文望远镜接收其发回的信号,同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这4只“千里眼”分别位于国家天文台北京密云地面站、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和乌鲁木齐天文台。而对公众来说,更让人期待的是聆听嫦娥1号到达绕月轨道后,在距地球38万公里之遥的太空向地球传回的30首“天籁之音”了。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