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工程副组长张建启(右)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本报特派记者 刘军 摄 |
昨天,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嫦娥发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节点?当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的综合演练现场,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总装备部副部长、嫦娥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建启。
明天10时发射倒计时 记者:现在嫦娥即将进入最后的加注阶段,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总体的情况?对发射成功您是否有信心?
张建启:我对我们的发射环节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们的火箭和卫星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
我们在测试场对火箭和卫星进行测试时,也没有发现大的问题。23日一早,火箭就开始加注常规燃料,上午加注燃烧剂,下午加注氧化剂,估计下午5点前就能结束了。
24日上午10点,将进入8小时倒计时发射程序,加注低温的液氧液氮燃料。
记者:天气情况怎么样?
张建启:现在看,天气情况也是可以的,好的话,能有半天的晴天,不好的话也是多云的天气,目前预测不会有雷电天气。
飞行里程实现大突破 记者:看来您好像胸有成竹了。那整个发射有没有让您比较担心的环节?
张建启:“嫦娥奔月”这个“奔”的过程,我们心里最没底。绕月工程对我国最大的难点就是深空探测。以前我们的卫星只飞5万多公里,现在要飞38万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在整个环节中,我们对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和变轨并不担心,因为这个技术我们已经掌握,和以往的卫星发射差不多。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我们也不太担心,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奔”的过程,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没有现成的数据,我们的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都是新的。虽然经过了地面的测试,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空中环境。我们的方案对不对,都没有经受过实践的考验。
最难环节是精确测控 记者:测控环节是不是也很关键?
张建启:精确测控也是个难题,是这次发射任务最难的一个环节。我们的测控技术,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因为测控关系到卫星运行轨道的测算、指令的发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都可能把我们的嫦娥卫星弄丢了。
是否成功下月7日宣布 记者:对于这次嫦娥发射成功与否的判断,有没有关键的时间节点?
张建启:在我们看来,发射后,有两个日期比较重要,一个是10月31日,卫星要在这一天完成第三次近地点变轨,开始“奔”向月球,如果这一“奔”没有成功,就至少要再绕二十几天,才有下一次机会,而且,这次变轨风险很大。如果不成功,卫星可能就丢了。
另一个关键的日期是11月5日,这一天,卫星要准备刹车,进入月球轨道,也就是完成“奔”的过程。这一点一定要成功,否则卫星也可能丢失。
记者:那到什么时候,我们就可以对外宣布,这次嫦娥探测工程成功了?
张建启:如果一切顺利,大概到11月7日就可以宣布了。
备用卫星正在建造中 记者:有没有做失败的心理准备?
张建启:这个肯定是有的。航天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再成熟的技术,我们都会做好万一失败的准备,因为任何一个小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发射的失败。前几天俄罗斯发射一枚火箭时失败,就是因为一个小螺丝母没有拧好。因此我们有一句口号,“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
记者:万一这次失败了,会不会影响我们国家整个探月工程的进展?
张建启:那肯定有影响,不仅探月工程,其他各个型号都会受影响。如果失败了,我们要把问题查清楚,这个查的过程就要有一个很长的周期,至少要确保下一次发射不会出问题。这就不是一年半年的问题了。其他型号的卫星也都要进行检测。
记者:下一次的发射也就要推后好几年了?
张建启:这是肯定的。
记者:听说我们还有一颗备用卫星?
张建启:是的,这个卫星还在建造中,我们当时工程批复的时候,就批复的是要建造两个卫星。
明年将发射18颗卫星 记者:目前我们国家的卫星发射,整体情况怎么样?
张建启:以前我们一年发射3到5颗卫星,最近一年多来,我们的卫星发射量明显增加,今年西昌就已经发射了7颗,明年全国有18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卫星发射从以前的小数量精心加工,转变到了现在的批量发射。
记者:那我们的发射能力能满足任务量的需要么?
张建启:我们发射场的条件是没有问题的,发射场正在进行改造,明年底将完工。
比如这次发射嫦娥的3号发射塔,就是我们新建的,太原正在新建一个发射工位,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我们的保障系统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的生产能力还有一些局限,目前我们火箭的生产能力,落实到长三甲上,一年也就10发左右,所以我们要采取提前滚动生产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还有管理水平等都面临着不适应的问题。
去年,我走了好几个单位去调研,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前数量少的时候,我们可以人盯人,现在数量多了,就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和操作规范,需要多高的温度,都要落实到纸上。
不讲过头话踏实做试验 记者:日本刚刚在9月份成功发射了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与其相比,有什么不同?
张建启:日本开展探月的研究比我们要早得多,因此我总和我们的技术人员强调,这次发射嫦娥,不要讲过头话。我们这次发射主要是为了完成四大目标,踏踏实实地做些试验。
张建启简介 2004年,张建启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的位置,调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同时接替卸任的原副部长胡世祥,成为嫦娥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建启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曾任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发射、“神舟”飞船发射等试验,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风洞改造等上百次任务,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接见。本报特派记者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