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贷款大增显示消费投资新趋势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9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居民户贷款增加1.0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516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799亿元。居民贷款几乎占了整个新增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创造了个人贷款的新纪录。个人贷款大增的背后,蕴藏着哪些内容呢?消费、投资、理财三方面贷款需求旺盛我国个人贷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居民消费性贷款和居民经营性贷款。在两项贷款中,居民消费性贷款又占据着主导地位,据统计显示,到三季度末,居民户贷款余额49444.5亿元,其中,消费性贷款就达30936.7亿元,比年初增加6890.7亿元;经营性贷款18507.7亿元,其中,短期经营性贷款13454.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流动性强是居民经营性贷款的主要特点。
个人贷款之所以出现大幅度增长,根据调查,主要来自消费、投资、理财的三大需求。过去,中国的老百姓大多宁愿勒紧裤腰袋,也不愿意向别人借债,向银行借贷者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提前享受生活已经是不少人的选择;需要扩大生产经营的人们也打破常规,大胆向银行借贷。与其向亲友借钱欠下人情债,还不如直接找银行了,银行已经成为当前百姓融资的主渠道。
在老百姓的消费性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约占总量的90%左右。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达到25720亿元。而十年前的1997年末,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过190亿元。从190亿元到近2.6万亿元,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不满十年时间里增长了135倍。这个速度还在不停增长,可以说,个人住房贷款在现在和将来的一个较长时期,都是居民提前改善住房条件的主渠道。
现在经营性贷款日益增多,则是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都在寻找致富门路,积极开展各种创业活动,这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可目前许多创业者资金不足,这就免不了向各家商业银行进行借贷。不光初级创业者需要贷款,就是有一定基础的创业者,也需要贷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目前我国股市的市盈率在40倍左右,比全球其它市场明显偏高。在此诱惑下,一些人以个人消费或经营的名义向商业银行借贷,转手投入股市。在发现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之后,银监会等执法部门进行了查处,但对于一些个人的借贷用途很难查清,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一些借贷资金依然流入股市。现在股市上到底有多少贷款资金谁也难以说清楚,不过贷款炒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商业银行大力营销促进个人贷款增加
目前在商业银行的贷款品种中,居民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是风险度最低的,收益也是最为稳定的。根据调查,工、中、建三大行房地产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由2005年末的10127.23亿元上升至2006年底的11760.66亿元。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由2005年末的184.42亿元上升到2006年末的192.41亿元。不良率分别为1.82%和1.636%。从不良率来看,远远低于其他贷款种类,并且2006年比2005年不良率还有下降趋势。
正是由于这个因素,各个商业银行都把个人住房贷款当作优质贷款来对待,放宽条件,调度信贷资金,发放大量贷款。有的金融机构甚至把向个人营销贷款当做一项员工的指标性任务,贷款指标与工资奖金挂钩。可以说,居民消费贷款的大量增加,是与各商业银行的大力营销分不开的。
总之,个人贷款的大量增加,是百姓生活的需要,是投资创业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它不仅利民,也会给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