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是1989年开始订阅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以后从没有间断过。18年来,海外版以它独特的风格、活泼的版面吸引了我们一家四代人,和我们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1988年10月的一天,我去市图书馆查阅资料,偶然在阅报室内看到了海外版,随便一翻阅,觉得这张报纸很有特色,于是就去邮局自费订阅了一份。
海外版到我家落户,从此成了全家人的“挚友”,男女老少争相阅读,受益匪浅。当然,受益最多的是我。仔细拜读一段时间后,便萌生了给海外版投稿的念头。不想几个“小豆腐干”竟被编辑相中,经过精心润笔后见于报端。这激起了我写稿的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18年来,竟有60多篇新闻、杂谈、随笔、散文等被海外版刊用,使我成了当地有名的“土秀才”。
十几年前,父亲从单位退休,海外版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如今他已84岁高龄了,还每天戴着老花镜阅读一个多小时,从“新闻”到“财经”,从“文艺”到“旅游”,读得十分认真。
同父亲一样,我老伴对海外版也十分钟情。她爱看“旅游”、“名流”和“健康”版,特别喜欢“我的拿手菜”专栏上的文章,每次都剪贴下来,有时还照样烹调一盘,给全家人享享口福。前年秋天,细心的老伴想到邮递员把报纸放在家门口会被雨淋湿,就设计了一个大邮箱挂在门口。
两个儿女及儿媳都在机关财经部门工作,学的又都是财经专业,他们对海外版的“财经”专版十分感兴趣,每一项财经新政策的出台和专家学者的高见,他们都仔细琢磨推敲。有时,子女们还会对某位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发表不同看法,成了晚餐桌上的一大“节目”。
现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和外孙也爱上了海外版。两个小家伙喜欢读“学中文”版上海外小朋友写的作文,也渐渐喜欢上了写作文写日记,有的作文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展览。
这正是:一张报,四代人,男女老少都钟情;海外版,真精彩,十八年相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