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天
在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司空见惯的题材,本不想写,但是心里憋着一句话,不吐不快。
这句话是在3年前那个夏天从心里萌生的。那时我在郑州小住,出租屋在郑州轻工学院附近。每次坐公交车,人都很满,但总会有人让座给我,有时会“哗”一下同时站起好几个人。
这个站就在轻工学院旁边,自然大学生居多。人家坐得好好的,凭什么给我让座?我不是他们的老师,不是他们的父母,只是沾了一头白发的光。我琢磨,郑州是省会,代表着河南的形象,这是郑州的父母官们,加强了对青年一代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吧。
可是,回到开封以后,我也发现了公交车上的这一变化。乘坐公车的年轻人怎么说变都变了呢?去年办了老年乘车证,坐公交车的次数多了,对这个变化的感受更深刻了。当刷卡器响亮地报出“老人卡”三个字的时候,我简直就觉得是在向年轻乘客宣告:“让座吧!”坐上被年轻乘客让出的座位时,心里总是感到不安。心里感叹着,这社会风气是越来越好了,年轻人是越来越懂得礼仪了……
年轻乘客向老人让座时,常常做出一个请坐的手势,或轻声说一句你坐吧,或一语不发,仅仅是一个微笑。这时候,我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因为我觉得我是在欺负一个善良的孩子啊。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家里还被父母疼着呢,而在公交车上却要被人“欺负”!
可是,好像这些年轻人是甘愿让老家伙们“欺负”的。还有一个根本还称不上年轻人的小家伙,也主动让“欺负”了。看样子他有十岁左右,坐在下车门的旁边,一旁站着他年轻的母亲。一看到我上车,他的身子就本能地向上动了一下。我赶紧背过脸去,不让我的眼睛看到他。我眼角的余光告诉我,他坐下了。可是过了几秒钟,他的身子又动了,他的母亲在向他示意,要他起来让出座位。他叫了一声,“爷爷,你坐”。说实话,如果不是在公众场合,我会忍不住哭。我用手掌按住他的肩膀,笑笑说:“爷爷站着没事,你还是个孩子,我还应该给你让座哩。”他犹豫一下,又看看他母亲的眼睛,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在公交车上甘愿被“欺负”,真是成了年轻人的本能。有一次在始发车上,有两个姑娘上车,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坐后边吧,坐在前边还要给人让座。”还有一次,车上还有空座,有两个姑娘一起上车,一个对另一个说:“别坐了,坐下还要让座。”就这样,位子空着,都站着了。我很感慨:当道德化为一代人的本能时,整个民族的品位就提升了。不是吗?
还有一回,给我让座的年轻人,没有手势,没有语言,也没有微笑,在听着耳机。看到我站在他面前,就默默地站起身子,我说声谢谢,他也没有反应。我观察他造型别致的耳机:一个白色的半月牙形,套在耳轮上,和常见的那种挂在脖子上的不同。事过多日,在街上我又碰到这种款式的“耳机”时,才知道这是助听器。那无声让座的年轻人,原来是个聋哑人啊!
最终促使我不得不写出这篇小文的,是昨天上午乘车时发生的一件事。给我让座的青年,样子有十七八岁吧。带着个很大的行李箱,一个手提袋,像是外地人,来开封办事的。是刚下火车吧?在旅途上的他,一定很疲劳,从始发站火车站,到我上车的站,他才坐了两站路呀。我心里虽有不忍,但还是坐着没动,因为我知道,他既然让出座位了,就绝不会再接受我把座“还”给他。我只是在心里为他祈祷:但愿下一站能有座位。不觉间到了下一站,腾出了位子,他正要坐下,但屁股还没有挨着座儿,又站起来了,原来又是两声“老人卡”!这该死的声音啊,一直持续到终点站。我和他同时下车了,我目送他到另一个公交车站,直到他上了另外一路公交车。
此刻,我再也憋不住心里的那句话了:向年轻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