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日电(记者朱剑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日前在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工作会议上透露,我国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是推进粮食由包粮运输向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的变革,以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国家发改委从今年开始,将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对粮食物流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原粮运输中散粮比例将由目前的15%提高到55%,国内跨省流通量中散粮流通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80%,基本实现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东北主产区粮食流出、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流出、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华南主销区粮食流入和京津主销区粮食流入等六大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散粮运输技术设备研发和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