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韡薇
11月1日,宋立方出现在京郊一个建筑工地上。半年之前,他曾带领几十个民工在这里干活儿,他的身份是包工头。眼下,他又来到这个工地,却只是一个人,“希望把工程款结了”。他不会上网,更不知道这天网上有一则新闻:即日起,包工头将在杭州建筑市场集体下岗,退出历史舞台,替代它的将是劳务分包企业。
和以往不同,宋立方穿上了灰色的西服,还有黑皮鞋。西服里露出镶着黑色纽扣的旧毛衣,还有领口泛起油腻光泽的暗紫色衬衫。他的头发剃得很短。他并不想让工地上的其他人知道,他刚从看守所出来。
今年3月3日晚上,宋立方在北京丰台区二老庄一所出租房内,和两个外包组负责人铁江、卢展会面。3人一年前在某处工地上认识,一起承包过工程。宋立方正为欠着工人工资发愁。他灵机一动:向铁江、卢展借钱!
“直说借钱?不行,他们一定不借。”宋立方思忖着,“要不就说有工程,让他们交订金吧。”他随即编造了已拿下工程的谎言,从两人处拿到3.1万元。然而不久,他的谎言被戳穿了,铁、卢二人一气之下,将他扭送到派出所。丰台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以诈骗罪判处宋立方有期徒刑6个月。10月,宋立方刑满释放。
直到现在,宋立方仍然不能接受这个判决,他一直嘟囔着:“我没有诈骗。”按照他的描述,他曾经给铁、卢二人写过欠条,甚至在警局里,他还亲口承认了向二人借款的事实。“我要是赖着不承认,那说我诈骗还可以;我都承认了,咋还说我诈骗呢!”
来自宋立方的说法是,去年,他带着老家38名工人在北京干了5个工程,工人的大部分工资都已在年前结清,只是还欠着个别人几百元,最多的一个欠着2000元,总额共计3万多元。他答应在正月十五那天给工人送到家里。他想着一定得按期把钱还上,否则“这些工人明年就不愿意跟着干了”。于是正月十四,心急如焚的宋立方向铁江和卢展骗取了所谓“工程订金”。据说因为钱不够,他还从家里拿了5000元。正月十五,宋立方带着这笔钱回河北老家,给手下的工人发了工资。
宋立方把一切归咎于“上家不给我钱”。他在北京打工20多年,从做建筑工地的小工起步,到2002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包工队,当上了包工头。像大多数的包工头一样,他的主要工作只有两件:拉工程,结账。所谓结账,就是向上一级包工头催要工程款。
在无数建筑工地背后隐藏的“生态系统”中,工钱沿着这样的链条分发到农民工手里:投资方给总承包商,总承包商给分包商,分包商给大包工头,大包工头给小包工头,小包工头给外包队(组),最后才能发到民工手上。“我差不多就是最小的包工头了,带着几十个民工,多的时候有上百人。工程大的时候,我也会再找一两个外包组。铁江和卢展就是以前我用过的外包组,我帮他们找活儿干。”宋立方说。
在过去几年里,宋立方有几十万元的工程款没有收回来,但他还是觉得自己非常有能力。“我挺能拉工程的,在北京混了这么多年了,在哪里都有好多熟人,他们介绍给我的工程多得很。有马甸的、草桥的、大兴的,还有丰台的。”他的手在大腿上来回地搓,嘴里却不曾停下,“我没被别人骗过钱,那些要不回来的,都是帮朋友的。给朋友做个工程啥的,没签合同,他们钱紧张,我也就没和他们要。”
“你不信?那啥,前年,马甸工地的大包工头领了十几万元工程款,第一个打电话叫我去拿。我说他想着我就行,我不缺钱,叫他把钱先支给其他包工队。结果后来他没钱了,电话也打不通了……”
“我也不能欠着民工的啊,现在国家查这个挺紧的,到年底,总得给人把账结了,让人回家过年不是?所以我就老得垫着,垫民工的工资,垫民工的饭钱,还有工地上买点零碎材料啥的,我不容易啊。”
不久前,北京一家媒体以《小包工头的善良与无奈》为题,报道了宋立方的故事。宋立方对采访挺抵触,并坚决要求不能署真名。他也并不知道,这篇关于自己——一个底层的小包工头的报道被放在多家新闻网站的重要位置,甚至上了头条。那些坐在他盖过的房子里办公的人们,七嘴八舌地评论着自己。
在媒体上,这些人也许读到过包工头这个群体的丑陋。“欠薪包工头不露面,讨薪民工无奈住进冰冷车库”,“包工头卷款逃跑,打工者讨薪无门”,“摧毁特大包工头聚赌团伙,抓获数名百万富翁”,这样的新闻屡见报端。但他们也许也同样读到过这个群体的无奈。这样的新闻也屡见报端:“为追讨开发商欠款,包工头爬上吊塔寻短见”,“讨不来工程款,包工头以命抵债”,“6年讨要无果抑郁辞世,包工头跌倒在讨薪路上”……
而这一次,网友们的跟帖赋予宋立方的基调依然更多的是同情。有网友说,自己的家人就是包工头,整年在外面打拼,却因为甲方拖欠的原因,搞得疲惫不堪。“甲方付款时都是按合同价付款。其实只要接触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增补,对于增补这一块,甲方都不会按进度付款的,而只是在工程结束时并入结算。工程一完工,很多甲方就故意不给结算,你找他要款,他说已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实在是可恶。”
同情或许还来自另一个民工腾强的证言。腾强与宋立方合作已有多年。宋立方被抓后,腾强接到宋家的求助电话,随即赶到派出所去作证,证实宋立方确实把那笔钱用于给民工发工资。并强调宋立方4年里没有拖欠过他们工资。民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记录了他的证言。
腾强还向《京华时报》的记者表示,宋立方自己租的房子没有电视,却花550元给工地的工人们买了29英寸的二手电视机。“他还掏钱给工人买过鸡蛋吃。”在腾强看来,宋立方被告诈骗,“是因为他没把关系处理好。就算他拖欠工人工资几天,工人们也不会跟他闹,都是老乡”。
“老乡”,这个亲切的字眼,几乎是联系大多数包工头和民工的纽带。在市场经济初期,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那些最早从农村走进城市的农民工,在工地找到活儿干,并开始介绍和带领村里的乡亲来到城市,这其中一批有经济头脑的就成为组织者,这就是建筑行业最初的包工头,也是市场经济初期比较活跃的群体。有媒体曾对包工头进行过这样的解读:“实际上,大多数包工头不仅是农民工的职业介绍人,进城务工的领路人,而且充当着农民工经纪人的角色,继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民工权利的代言人。”
“民工的代言人”宋立方至今对被判诈骗一事不能理解。他觉得委屈,盘算着要给自己“喊冤”。但他的代理律师高荣彦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家人找我的时候,我听案情也以为只是借贷不愉快。委托人通常都会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看了卷宗,我就明白诈骗的定性不错。”在开庭前,高律师极力说服宋立方认罪。
“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宋立方的行为确实构成了诈骗,不过比起那些把骗来的钱用于吃喝玩乐的,他的性质又有不同,他拿去给民工发工资了,这也算一个善意的谎言吧。他的这个做法,算不上树立了一个丰碑,但起码在他家乡,团结了一方群众,安定了社会秩序。”高律师为宋立方写了一份在她自己看来“温情洋溢”的辩护词。
丰台区法院最后从轻判处宋立方有期徒刑6个月,除去先前在看守所羁押的几个月,宋立方很快便出狱了。一位熟悉案情的人士说,法院已经考虑了本案的具体情况,予以轻判,否则如果“按照法律规定,像这个数额的诈骗,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眼下,宋立方穿起西服奔走在工地,希望可以讨回一部分欠款,却希望渺茫。因为这些欠款里,好多都没有打欠条。宋立方深感“要学点法律,以后要打欠条”。
未来该做什么?宋立方仿佛非常自信。他挺直腰,“别看法院判我诈骗,我明年找到工程,那些老乡还是会跟我去干,绝对不会跟别人的。就是那铁江、卢展,别看他们告了我,我敢拍胸脯,以后他们还得跟着我干!真的!”
但宋立方并不知道,他在铁江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大忽悠”。“他穷光蛋一个,过去连房租都是我给他交的,交了5个月,另外,还跟我借了小1万块钱。这种穷光蛋,还跟他合作啥呀!”铁江在电话里大声嚷嚷。
(本文除律师外其余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