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运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运城市工商局围绕发展农副产品商标,大力培育和扶持有科技优势、有发展潜力、品牌效益显著的农副产品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制定了以“一村一品、一地一牌”为主要内容的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和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
截止目前,运城市已注册农副产品商标386件,其中17件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25件被认定为运城市知名商标。依据产业优势打造“农字号”品牌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运城市工商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把实施以“一村一品、一地一牌”为主要内容的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纳入到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农副产品中积极培育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着力打造品牌农业,以品牌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运城市工商局的指导下,各县(市、区)工商局立足县域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地一牌”的商标战略,引导农民注册统一的商标,走集约经营的路子,各县、市每年都要注册1—2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商标。目前,全市46件著名商标中,与农业和农副产品有关的著名商标就有17件,占著名商标总数的40%。
同时,运城市工商局还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申报的帮扶力度,上门帮助企业整理申报材料,临猗苹果、梨枣等集体商标正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闻喜煮饼、绛县樱桃等证明商标也正在积极申报之中。今年,全市又有3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8家企业申报“山西省著名商标”。强化商标意识壮大 “农字号”品牌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运城市工商局把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要求体现在充分履行商标管理的职能中。局长王战平认为,建设新农村,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是目的,“农字号”商标是支撑。他亲自带领相关人员,深入亚宝、粟海、忠民、安运等企业集团和专业村点,进行调研和指导,使企业和农户坚定了靠商标闯市场的信心。
运城市工商局率先在全省开通“运城商标战略网”,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商标注册常识,全市注册商标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工商部门还制定了农副产品商标三年规划,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市名优土特农副产品都有注册商标。去年以来,运城市工商局先后11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涉农企业和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向企业和农民无偿发放商标法律知识书籍20000余册,现场接受商标知识咨询1460人次,解决商标注册难题224条,为农民提供商标设计、注册、宣传、保护一条龙服务。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运城工商部门积极指导广大农户走专业化经营和开发的路子。绛州绿蔬菜集团在工商部门的引导下,当地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20万亩,由公司统一收购,以“绛州绿”商标统一包装营销,使这一品牌产值大大提高,年产值由不到1亿元增加到3.5亿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1750元,占到人均总收入的70%。各县(市)工商局还积极指导农民成立行业协会,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了临猗梨枣协会、稷山红枣协会,闻喜煮饼协会等百余个农产品协会组织。开展惠农宣传活动提升“农字号”形象为了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运城市工商局在当地新闻媒体中开辟专栏,先后对嶷山苹果、维博梨枣、维之王果脯等一系列农副产品商标进行了宣传。利用运城市举办“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的机会,将有影响的农副产品商标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在“4.26”知识产权日,开展了“实施商标立市,打造品牌运城”主题活动,发动100多家企业制作版面200余块,扩大了全市农副产品商标的社会知名度。
运城市工商局注重发挥商标与广告的互动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广告宣传提高商标的知名度。今年6月,运城市工商局与当地主流媒体联手启动广告惠农工程,凡本市获得或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广告,价格给予优惠。
为了维护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的合法权益,运城工商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打击商标侵权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大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著名商标企业和有本地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实行重点保护。3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651起,使“农字号”品牌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