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冕)明年,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将公布,方圆62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有望被整体划入。这标志着北京这座5朝帝都将享受到更多保护“特权”,在其范围内“动土”统统需经严格审批。
明清古城将成最大文物埋藏区
故宫、天坛等文化遗产聚集,四合院等传统民居罗布。
北京明清古城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建设精髓,《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标明,62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即旧城范围是明清时期北京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的城市区域,也就是目前二环路以内。“一旦被列为第四批名单,这将成为本市面积最大的一块地下文物埋藏区。”市基建文研所考古部主任朱志刚说。
“纳入文物埋藏区后,凡是在旧城内进行的施工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按照前期调查、考古勘探等过程进行。”朱志刚打了个比方,即使是居委会需要进行路面整修等小项目,都须按规定向文物部门履行报批手续,经过文物专家的勘探和市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层层审批后方可“动土”。“审批过程细则、需要时间等要视情况而定。”他表示,如此大面积的文物埋藏区尚属首次出现,因此旧城列入地下埋藏区后,文物部门将制订出台一系列保护细则。每年工地哄抢文物举报百余起
公布第四批文物埋藏区刻不容缓。据显示,市文研所每年接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建设工地发现文物的举报百余起,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哄抢文物分赃不均引发。“工地不属于文物埋藏区,前期勘探开展不到位,施工人员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哄抢文物的尴尬局面发生后,文物部门甚至不知情。”市文研所有关负责人举例,10月上旬,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车库和商业项目施工过程中,出土了玉带等珍贵文物,当场就被工人哄抢一空,一名工人因没有抢到东西而且还被打伤,一气之下才举报到有关部门。经清理,文物部门发现这竟是一座明代万历皇帝舅舅的墓葬。
地下文物埋藏区将达50多处
“本市目前已公布三批地下文物埋藏区,第四批埋藏区已制订出来,正在进行最后论证,明年正式公布。”市文物局考古科研处处长王有泉介绍,本市已经有36片地下埋藏区,公布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后,全市地下文物埋藏区将达到50余处。RJ207
新闻链接
两年出土珍贵文物6000件
近两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共完成地下文物保护工作43项,考古勘探面积4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5万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6000件。除为配合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完成的考古勘探外,还完成了8项大型考古发掘项目,其中包括通州武夷花园小区等。
“城市基本建设中的零星发掘其实正是今天的人们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线索,因此,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施工单位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十分必要。”市文研所有关专家建议,应加大对基本建设的地下文物保护的预算支持,加快立法,从根本上保障文物安全。RJ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