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限量抢购,原本是东莞商家促销的“杀手锏”,尤其是新店开业时的“例牌菜”。记者获悉,由于11月9日重庆一家家乐福进行限时限量促销活动,引发大批市民涌入超市,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商务部发布紧急通知,叫停限时限量抢购这种促销方式。
记者采访的东莞商家表示,将遵守禁令,暂停限时限量促销。
回顾:东莞也曾有踩踏事件 据了解,在东莞商业界,限时限量促销本是一种很常用的方式,尤其是在超市、百货、电器零售门店等。所谓的“惊爆价”、“抢购”基本上都属这种模式。商家往往拿出很少量的产品,打出远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前去排队抢购。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一做限时限量促销,往往半夜就会有人排队了,排队者会一直等几个小时。“排队的以中老年人为主,有时候竞争对手也会去排队。”
据了解,东莞家电行业在新开连锁门店时,限时限量抢购是“例牌菜”。此前因为排队争抢,已发生数次轻微的踩踏事件,甚至有老人受伤。
一国外大品牌超市的莞城门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抢夺生鲜市场,曾长期举行限时限量促销,1元钱可任意拿走一大把青菜。每天早上,他们门口都排了长龙,直到后来,把附近一个农贸市场给挤走了。
商家:商务部禁令比较合理 昨日,记者就商务部的禁令采访了数位商家负责人。当提及商务部的禁令时,他们都表示已经知道了这回事,并表示会遵守禁令,至少目前不会再搞这类促销活动。
“限时限量抢购的主要作用就是吸聚人气。实际上,排队的消费者多数是偏低端的,真正有钱的人往往怕人多。但排队抢购确实是很热闹,可以引来更多的消费者,带动销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3C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称,商务部的禁令是比较合理的。目前东莞的限时限量促销已经搞得有些过头,每次都要兴师动众请很多人做保安工作,基本上每次都会有人质疑“量”的准确性,都会吵架。“促销模式有很多种,国外还有很多模式东莞都没有采用过,就算不自己创新,单是引入别人的模式都够了。”(记者?陈伟华)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