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视角
唐俊
近日,全国22家媒体共同发出《关于“确保劳动者休假权保留"五一"黄金周”的建议》,有报道说该建议已被转交给国务院法制办。
这显然是公众对休假权关注和讨论的持续发酵。不过,如今热闹到众媒体也亲自出马赤膊陈情的地步,倒是颇有些意思。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更多承担记录和表述职能的媒体也成为一种直接的参与主体呢?
撇开此次休假权“井喷”似讨论中的各种诉求、观点、方案设计等实质内容不谈,其实从形式上看此次规模空前的大讨论并无新意,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参与对话主体照旧的零散化和非规范性,套用股市的术语,就是基本上都是“散户”们在耽噪。
以此次法定假日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的操作过程为例,先是方案高调出炉,然后是征求意见的盛情邀请,随后是舆情“汹汹”,网上“轰轰”,不几日“同意”“不同意”的“饼块图”、“柱状图”也新鲜出炉了,再接着听上去、看上去,方案已经弄得似乎正儿八经要“转正”了。可有人不干了,先有人质疑调查表不规范,然后有评论说仅来个网上调查怎可叫“充分吸纳了民意”,最后有人问及问题的更深层面———从方案的设计出台,到方案接受调查,到评估调查反馈,究竟是谁在参与?依据的是谁的标准?又究竟有没有走法定的民主程序?
如果抽象一下此次探讨的对话模式,确实是个极不平衡的主体对话格局:一方是几个站在权力机关身后的专家,而另一方是谁?有哪一个具体的个体或是群体在与作为实际规则指定者的“专家们”对话呢?网民吗?可有人说:“谁知道网线那头按鼠标的不是条狗呢?”时评家吗?可有人说:“谁知道这些成天说三道四的家伙们是为了稿费还是给谁作枪手呢?”市民吗?可有人说:“小市民向来是搭顺风车的主儿,需要决断的时候是向来鲜有人出头的。”工人?农民?我们大概都已惯于看他们在风里雨里“默然”劳作的身影了……
可见,在这场山响水响的热烈争论的背后似乎是个“虚妄”的对话图景:一边是以专家身份强化的规则指定者身份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也在先验地决定着规则生产的合理性;一边则是实在主体缺位的“散户”呓语,虽经媒体加工后发出规模可观的“嗡嗡”闷响,但片刻之间便可瓦解———一方具体而刚性,另一方则虚幻而松散。
这是一个倾斜的对话结构,也正是这种倾斜成就了一个规则上的单向供给与受让机制:强势一方具有对弱势一方极大的规则“倾销”优势。这也就是为何征求意见稿刚出,被征求意见一方的“意见”不几日就马上近于“统一”乃至“接受”了的真正原因所在。难怪事到临头,媒体也顾不得矜持要赤膊上阵了。因为照这种态势下去,媒体再不代为表表态,最直接的结果可能就会是“几个老头子一鼓噪,这五一长假可就没了”。
但老实说,这毕竟不是一种正态的民意塑造机制,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媒体其实并不该径直充当这样一种直接跑出来搏出位的民主主体。如今媒体的这番裸身相搏凸显的其实正是某些法定民意统合组织们的尴尬与缺位。
记得在近年消费者维权事件日益增多的时候,有媒体有感于消协作为的疲软,曾发评论希望给“消协装上牙齿”将其转型为真正冲锋在前具体维权的组织体。其实休说维权,在消化并表达民意的问题上,我们已然存在的既有组织和团体,其实都有充分挖掘其“具体参与”潜能的必要性,别总是惯于旁观。
比如在休假权的问题上,各地工会组织、民工互助组织、妇联、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等是不是都可以更积极地参与进来,提出有说服力的调查数据,汇集和提炼诉求,表达代表性心声,影响利益格局,能动参与方案设计。实际上,这些各领域的代表机构,无论是在民意表达的正当性、有效性还是民主性上,都是高于身份不明的专家,身份不清的零散“个人”的,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怎么让他们动起来。
而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怎么改变民众在规则制定中的长期“客体化”心理暗示?怎么扭转民众在规则生产中的单纯受让地位?怎么构造合理整合和表达民意的主体和组织?怎么改变现有这种无严格程序约束、无特定时间限制、无有效主体参与的“散户”似民意归纳?这无疑是民主生活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多元性提出的必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