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我把诗人张承信归入行吟者的行列。从他的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多年来风尘仆仆的行走,听到他对异乡土地和风物的热情吟唱。
在西南的红土地:他和孔雀对语,穿石林,过大理,尽览望夫云、蝴蝶会;而在东南:他登黄山,游秋浦,庐山、泰山都留下他的游踪;在海边:无论是在连云港,还是在北戴河,潮涌浪卷,日出日落,都催动着他的诗情;即便在中原,在他的故乡河南,以及客居的山西,他的诗兴也尽在山水形胜和人文风物。
一说到“行吟”,我们立即会想到另一个诗人:屈原。看到他“形容憔悴,行吟泽畔”的孤苦形象。这是最早的“行吟”者,去国离乡,使他丧失了故国和安魂之地,他歌唱的是离愁。
还有一种行吟者,是那些浪漫而凄苦的飘泊者。背一把琴,在天地之间,放纵心性,且歌且行,把那些所见所闻,编成诗歌,编成故事,当作精神的营养,快乐而寂寞地度过无忧无虑的一生。
这两类行吟,都不属于张承信!他继承的是另一种传统,即“行万里路”,游名山大川。每到一地,便将异地山川的新鲜捕捉记录下来,赋之以诗形。诗至唐代盛。唐代诗人,多有此类。把这“行吟”,略改一字为“游吟”,或许更为恰切。
王国维把诗人分为客观诗人与主观诗人。客观诗人注重于写叙事、咏物、见闻与哲理一类题材;而主观诗人则是以内心情绪之宣泄和慨叹为侧重。
若以此分,张承信则带有客观诗人的明显特征。这种分法,只是了解一个诗人捕捉诗材的兴趣,以及切入诗意的角度,并不标定诗人或诗作的优劣。
几十年来,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与政治原因,大多数诗人都把自己内心世界的隐秘弃置于诗外;客观诗歌的写作被当成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写作,比较盛行,但也确实有过显著的成就,于是便成了传统写作的一部分。新时期,在西方现代写作的影响下,年轻的新派诗人把宣泄个人情感、表露内心隐秘当成了诗歌写作的唯一,客观的写作,被视为陈旧的传统,常常受到讥嘲与摒弃。
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对于客观诗人写作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行吟者一类,也各有不同。一种是纯粹的即兴叙事,罗列些所见所闻,加上一些人云亦云的感悟或颂扬;而另一种,只是把客观的事物当成诗歌的依托,诗人把个人的灵性融会在里边。使人人共见之山水,成了诗家独有之尤物。小小一座敬亭山,名不见经传,但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只两句诗,便将一座敬亭山圈定了“李家山”。“两不厌”三个字,写透了诗人与山水的心灵与情感之融通。
张承信的这些行吟诗,也恰在这些地方取得了一种成功,使它超然于一般性的游吟见闻诗歌。
云南对于张承信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但却是千百个诗人笔下吟唱过的地方。那些竹楼呀、仙人掌呀、剑麻呀、凤凰花呀、橡胶树呀;以及象脚鼓、铓锣之类民族器乐,都是各类诗文里常见之物,并不包含多少个性色彩。个性全在于诗人的心性,张承信的机警是迅疾从那高山深谷里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动感:峰与峰坝与坝之间/还有怒江、澜沧江、瑞丽江野潮奔溅/江潮把公路漂上山颠/江潮把稻畦漂上山颠/江潮把竹楼漂上山颠/江潮把筒裙漂上山颠/漂不起的是金砂和金砂一样/神奇的沉积/留下一声声并非都能感应的呼唤《红土魂》。诗人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语言,只用了“漂起”与“漂不起”,完成了对于这一片新颖山水的个人感知。那些静态的山水风物,立时有了灵性,活跃起来。诗人的感受是全身心的体验生活的冲击,获得一种独特发现。
如果没有这种灵性的发现,在这首诗里组织的那些物象,都会是一些泥塑木雕,不会有血脉的贯通。好的句子对于诗很重要,如“湿热带的太阳翻转红舌/也吮不走红土地上的温馨”“踏上这片红土地/我的脚下就生出根颂”,都是锤炼得很美的诗句。但是只有好的句子,还不是诗:诗,是全部诗意在整篇诗章里的贯通和涌动。
黄山近旁的秋浦,是当年李白到过并留下许多优美诗篇的地方。张承信在这诗意之地,经历了一场雨;那雨点如同鼓点,敲打着诗人的心,让他眼睛一亮,发现了雨线上垂落的诗意:芭蕉叶是一盘鼓/杜鹃花是一盘鼓/心是一盘鼓/伞是一盘鼓/雨点是雨线的指尖/弹奏出亚热带生命的和弦《雨线》。这些等闲之物,都成了雨点指下的一面面鼓。鼓声“击起天地间的惊骇与悸颤”。如果说在《红土魂》里,诗人眼观上下,从静中感受到动;在《雨线》里,诗人便是耳听八方,从外部感受到内部的激越。
诗人张承信生于河之南,老于山之西。黄河水,黄土地,使他有着一副憨厚、本分的北方人的形容。我曾想过,如果中国当今诗坛上还有老实人,张承信肯定算是一个。言信行笃,不虚不妄。只因与老诗人蔡其矫有一个壶口之行的约定,当蔡老未履约即仙逝,承信便引为终生憾事,隆重为一位南方诗人推出大型纪念专刊,祭以诗文,忆以玄思。
张承信的内心世界里,藏着如此丰富的巧思,是从他的外表难以看出的。我们想知道,对于爱情这类灵动而敏感的题材,诗人该会怎样处理呢?
《沈园》当是我们洞悉诗人表露爱情感受的最好机会。在古代诗人感叹爱情痛苦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张承信的身影。他从那里抠了一把黑土攥在手心,像“揉搓着红豆的颗粒”。我们很想由此探知诗人曾经的爱情冲动,无论是幸福的或不幸的,能借这个古老的爱情之地引诱,找到缺口喷涌出来,成为一道美丽的彩虹。但是,我们失望了,只听到诗人说了一声“爱的不能爱/散的不能散”,如同偈语;之后便是一些枯骨男女,祝英台梁山伯呀,秦香莲孟姜女呀,甚至鲁迅先生也横眉冷对地站了出来。原来,诗人在这里变成了一位社会改良家,想寻找一个改变婚恋土壤的方案。
在爱情上,过于客观和理性的剖析和辩说,不会感染人。虽然,《沈园》被认为是张承信写得不错的一首诗,但那大概是诗评家过于看重了诗人在诗里的批判力量。容忍了诗人隐蔽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秘密。从对诗人写山水题材的分析,可以看出张承信有着细致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爱情这类题材更不会枯竭。只是他不惯于写这些情感的冲动罢了。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件憾事。
张承信毕竟属于北方,属于北方的开阔与剽悍,属于北方的深沉与厚重。他是喝黄河水长大的,黄土地长出的小麦玉米喂养了他的肉体和灵魂。所以,当他的游踪重新回到黄土地,重新回到黄河边,那种情感立即喷涌而出。一种游子见到母亲般的真挚与冲动,难以掩抑。
他写黄河的诗并不多,见到的两首《黄河绝壁》与《黄河流不断》都是成功之作,应视为他创作中的精品。
《黄河绝壁》三个四句,简洁而凝重,如同三首唐人绝句。
诗人选择了高原止步的地方,黄河之上那一段绝壁恰如裸露的赤铜色的胸膛,让人感到既亲切又惊心动魄。从古至今,这断崖寂然壁立亿万斯年。只有张承信在这里感受到了诗意。又以他惯用的手法,动静交错,点化活了山水:移动的山崖是河水/不动的雄涛是山冈。进而,升华出人文感想:伟岸的断层是黄河文化的档案/染天地间一派辉辉煌煌。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十分典雅;诗句的节调也十分稳当。诗人像一位山水画家,笔下是断崖和波涛的宏伟展示,一股沉雄健动的情感之流,随即汹涌而出。
写黄河,把目光投注在断崖绝壁,是一种险峻心态。既写出“止步”处风光的不平不俗,亦有险恶处的悲壮和威严。诗的平滞,常常是因为视角的平滞造成,而视角的平滞又往往源于诗人平庸的人生态度。在这“绝壁”处,我们能感到诗人心胸的开阔与意志力的坚定。
另一首《黄河流不断》,整个情致在于“亲切”。诗人笔下的黄河水是香甜的:“蜂蜜似的淡黄色沉淀”。面对汹涌浩荡的黄河“感到血缘般亲近”:伫立水边恍若蹲在长者膝前/你是父亲臂上隆曲的一根青筋/你是母亲胸前丰盈的一脉乳线。诗人以游子之情面对父母之河。他的黄河水不是从天上来是来自父母的血脉。诗人情感之锚落定黄河岸边。这种亲切温暖的轻柔色调,比起他在异乡的歌吟,显得那样自然、质朴和真挚。
行吟,像是一股风,在陌生新奇的山间林隙,发出惊叹般的呼啸。而在故乡,面对黄河的吟唱,是有根有坻的,是从娘胎里就孕育好的歌唱。
张承信是行吟者,而不是飘泊者,正是因为他在黄河边,“情有岸可锚”“爱有根可探”。他没有飘忽不定的空虚和失落,即便是在高原止步的地方,也没有绝望和悲伤。
我必须肯定张承信诗里流淌着的质朴和真挚。这是诗歌最本质的优秀品格,可是在当今却往往被忽视。把诗写得花哨,写得虚妄,或者写得低贱,一味地夸张式的张扬所谓的个性,恰恰伤害了诗和诗人。
如果引用一下马克思对当时法国保守派桂冠诗人夏多勃里昂的批评,也许会让我们对诗的认识更坚定一些。
“虚伪的深刻,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五光十色的变幻,文字的雕琢,戏剧式的表演!”《马恩全集》33卷
这些夏多勃里昂风格的诗,难道我们今天还少见吗?在这里,我不是以一位无产阶级导师的权威教诲看待马克思的批评,只是欣赏诗歌创作者与爱好者的马克思直言不讳的诗歌态度,很得我心!
应该说,张承信的诗常常有不能令人满足处,是在张弛无拘方面显得不足。正如我在前边对《沈园》一诗的看法所提到的,过于理性的分析与感悟,会使诗变得滞顿。
一个行吟者,当他留下足迹时,也显露出了心迹;就像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闪亮的白线,沿着那白线,我们可以找到蜗牛的居所。寻找心迹是一种探索,但愿我们在明明白白的道路上不要走错了步子。看着我的探寻,我猜想不出张承信在蜗居里是窃笑还是懊恼。
雷抒雁
二OO七年十月九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