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荣念曾专访
查看原文:www.bundpic.com
80 年过去了,我们在干吗?
荣念曾,这位香港戏剧界的教父级人物,休息了一年之后,现在正和上海戏剧学院排演多媒体戏剧《荒山泪》,该戏借程砚秋赴欧留学的故事,探讨了文化交流与跨越的意义,预计明年上演。
文/ 河西
荣念曾永远是笑眯眯的,胡子大部分已经白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和蔼长者。
荣念曾经历了太多。“进念•二十面体”成立至今已有25 年,作为香港最重要的前卫艺术团体,他们创造了香港艺术的崭新一页,被认为“代表了香港戏剧界的最高水平”。今年香港《号外》杂志1月号做了“进念•二十面体”的回顾,我们可以在回忆的文章中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林奕华、黄耀明、刘以达、迈克、欧阳应霁、周耀辉⋯⋯足有七八十个人。可以说,一部“进念•二十面体”的历史就是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史。
荣念曾休息了一年,现在正和上海戏剧学院排演多媒体戏剧《荒山泪》。荣念曾已经很多年没有做戏剧了。之所以排《荒山泪》,是因为程砚秋的故事让他产生了新的思考。“程砚秋1932 年到欧洲后,申请在德国音乐学院学习,准备长期住在德国。但北京一直催他回来,并用中国传统的道义作为理由,要他回来。程砚秋当时在写给太太的信中说:“他们从不为我着想,我在这里才开始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却要剥夺我的这个机会。”荣念曾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 “我试图通过这件事来讨论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程砚秋是四大名旦之一,反串是他的职业,反串跨越了性别,而程砚秋去欧洲则跨越了地区和文化。这部戏的主演是沈小梅,我让她穿着女人的服装演程砚秋,反串再反串。”
荣念曾排演《荒山泪》颇有几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程砚秋那段德国往事的关注。“程砚秋在欧洲什么都尝试,我想那是他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他将李白、杜甫的诗歌都谱上西洋音乐,又用京昆唱西洋音乐。他还在水袖中融入现代舞的元素,很有趣。而现在,在京昆界,根本没人做这样的事。近80 年过去了,我们的观念甚至不如当时的程砚秋领先,我们在干吗?”
荣念曾自谦对京剧完全不懂,但他从90 年代起,就开始关注传统戏曲和现代之间的关系。他曾在欧洲选了八对演员,在亚洲选了四对演员,用中国戏剧传统的一桌两椅的形式演出。他还和北京京剧团合作了新版《挑滑车》。“这部戏在北京演出时,他们都看不懂,关注的却是戏中脱光了衣服的男演员。”荣念曾说,但其实脱不脱衣服无所谓,他要探讨的是穿西装、穿戏服和不穿衣服来演戏剧的差别。
荣念曾似乎是一个戏剧哲学家,总是从戏中人物与故事中抽离出来,他和他的作品分明让人感到,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作品背后的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