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周来)保温瓶、大米、食用油、棉絮、酱油……在广西南宁的“爱心超市”里,各色生活物资经常将货架堆得满满当当,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是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它们不用于出售而是定期免费提供给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
在广西南宁市新竹社区,低保户老唐生前因为夫妇患病家 境困难,他们每月都能从社区“爱心超市”领到部分大米、食用油等日用物资。
“对那些有意向社会奉献爱心而又找不到合适渠道的热心人士来说,"爱心超市"就像一个"爱心中转站",大量物资在这里汇集后寻找接受对象;"爱心超市"还可以将社会上零散的捐赠集合起来,给最需要的困难群众以重点帮扶,发挥社会捐赠的最大效应。”新竹社区党总支书记覃燕青说。
记者日前从共青团南宁市委获悉,2005年1月25日,广西首个“爱心超市”在南宁市新阳街道成立,截至目前南宁市“爱心超市”已发展到275家,其中城市“爱心超市”191家,农村(含县城)“爱心超市”84家,已覆盖南宁市12个县区。
共青团南宁市委社区权益部部长覃秋燕说,今年8月至9月,共青团南宁市委与当地媒体合作开展向“爱心超市”捐献物资活动,广大市民热烈响应的程度令人始料不及。在那次短短两个月的活动中,全市50个“爱心超市”一共收到价值10万元以上的物资,其中大米1.2万多公斤,食用油2000多升,经过统一组织及调配,爱心物资配送到了南宁市六城区中的52个社区“爱心超市”,有1600多个贫困家庭或低保家庭获得了帮助。
“这其实对我们是个提醒,社会并不缺少爱心,而是缺乏激发爱心的好机会和奉献爱心的好渠道。”覃秋燕说。据不完全统计,南宁市“爱心超市”成立至今共收到社会各界群众捐赠物品4000多人次,接收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80.87万元,受益群众达3万人次。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