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热议中国经济
奥运会后,资本盛宴不会结束
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与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07中国经济论坛:回顾和展望”昨日在沪召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资本盛宴不会结束”成为多数嘉宾共同认可的结论。
■祝宝良当前经济总体偏快但没有过热
祝宝良指出,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祝宝良指出,从今年经济情况看,当前经济总体偏快,但没有过热;从需求结构看,前三季度,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7%、41.6%和21.4%。但消费和投资的贡献下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净出口拉动,扩大消费、控制投资、缩减顺差的政策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过于宽松,货币供给偏快。”不过,他指出,这一轮宏观调控使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没有伤及经济基本面,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提高。
祝宝良认为,2008年保持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未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仍处于人口红利阶段,资金、资源、交通、外汇没有瓶颈制约。这种情况下,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提高,世界经济在缓慢回落中保持较快增长。他预测,2008年GDP为11%,CPI在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实际增幅可能下降。
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增加汇率弹性,适度扩大升值幅度,适度抑制货币信贷增长,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哈继铭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胀
哈继铭指出,汇率如加快升值,将降低输入型通胀,人民币的升值对于通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哈继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过快单靠内部很难控制,只有靠外部降温。通胀明年有望显著下降。不过,治理通胀还是需要的,即使通胀从6%降到5%,也还是高的。中国的通胀应保持在3%,或更低。如何抑制通胀,一是保持货币紧缩,一是汇率加快升值,降低输入型通胀。
哈继铭认为,食品价格很难预测,目前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玉米在上涨,玉米制造乙醇,使得玉米紧张,不过现在国家对乙醇生产已叫停,相信明年食品价格能控制下来。而人民币预测明年可能升值10%,升值对于通胀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此,预测明年通胀在3%-4%。
总体来看,今后8-1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内需会起更大作用,人民币升值会使很多行业受益。
■樊纲人民币应维持渐进式小幅升值
樊纲表示,人民币汇率不应大幅波动,应维持渐进式小幅升值步伐。
樊纲在上海出席“2007中国经济论坛”发表讲话时称,人民币渐进式升值能确保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的稳定,“可以避免矫枉过正”,并可熨平波动。
樊纲称,中国未来仍需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他说,中国这几年宏观调控已取得成果,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仍较快,未来仍需要加大政策力度,着眼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
此外,他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不会出现衰退,由于中国经济相对独立,因此不会受到美国经济的严重拖累。
作者: □晚报记者钱妤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