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某高校召开迎接本科评估动员大会。 |
有关评估的是是非非?
2003年教育部建立了每五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目的是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学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全国将有200多所高校迎接评估,是参评高校数量最多的一年。
“高校评估很有必要,应该肯定。”青岛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志焜说,“不检查一下办学成果,怎么知道办学得失?评估还是很有实效的。
也有专家认为,这套评估体系的建立,表明我国高校在经历了几年扩招后,已开始进入由注重“规模效应”向加强“内涵建设”转型的阶段,需要通过评估来评定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教界人士说,政府平时对高校投入不足,为了评估过关,地方政府拿钱慷慨多了,促进了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另外,过去高校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连学生档案、成绩、记录都没有,通过评估可以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起码让校长知道应该怎样办学,是件好事。
但实际上,由于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能得到多少政策优惠、资金支持,还关系到学校的荣誉、面子,已经演变成大学之间的一场较量。比起提高教育质量的远期效果来说,一些学校“迎评”工作的唯一目标就是:拿到“优秀”。“与我们同一层次的学校都拿到了‘优秀’,如果我们拿不到,校长的面子实在没处放。”一名高校管理者对记者坦率地说。
在这种短视、功利思想的作用下,原本目标很单一的评估,就在各校的竞争攀比中,逐渐加码变味。正如一名评估专家所言,“我们在一个学校评估5天,可他们要准备二三年时间,只可惜这些时间不是花在怎么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评估完了又回到老样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