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12月4日电(记者龚永泉)江苏徐州是一个依煤而立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笼罩在城市头顶的“黑锅盖”曾让徐州人苦不堪言。痛定思痛,徐州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使徐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62座小煤窑、52家小水泥厂等关停并转,使笼罩城郭几十年的烟尘终于散去;云龙山、九里山等地大规模绿化,使城市有了绿色屏障;中心城区的拆旧建绿、破墙透绿、园林绿地建设,使绿化覆盖面积、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5466公顷和37.57%,放眼四眺,满眼皆绿。
从“黑锅盖”到“满眼绿”,缘于徐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三步曲”:由煤炭生产到电力工业,由电力工业到原材料工业,由原材料工业到徐州特色的制造业。以此为拐点,徐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以治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优化促进环境改善。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徐州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走和谐发展、生态发展、率先发展的道路。”徐州市委书记徐鸣结合实际谈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发展思路。
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是徐州能够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的秘诀所在。借助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的新机遇,徐州一方面抓能源产业的改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产业链招商,增强产业聚集,着力打造“医疗电子、数控技术、新能源”等高新产业。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能耗和污染少的项目落户徐州。与此同时,徐州重点推进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目前已吸引170余家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创业。2006年,徐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120亿元,今年1—9月增加为121.5亿元,预计全年将达160亿元,其中,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
在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同时,煤炭的“地位”开始下降,煤炭产值从最高时占徐州整个工业产值的13.16%,下降为2006年的10%以内。机械、食品、化工及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产值已经占据工业半壁江山,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今年整车销售将达1万台,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