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涛
“说实话,我们10个人以前根本不认识,我们准备找一个休息时间在一起坐一坐,大家交流一下在技术岗位上的工作心得,这有利于我们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颁奖仪式刚刚结束,代表“十杰”上台发言的苗俭就向记者透露了这个聚会的“小道消息”。
于是,在颁奖典礼结束的当晚,来自不同战线、不同工种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终于坐到了一起,共同倾诉朴素成才之道,切磋技术,探讨如何培养青年技术工人等问题。
勤学苦练才能有真本领 “上午参观沈阳鼓风机公司的徐强班组时我就有个问题,徐强生产的这些产品全都是用的外国设备,如果没有这些进口设备,我们怎么达到这个标准呢?”来自上海航天局804所的苗俭提出的这个问题,马上得到了几个技师的附和。
“我们电焊工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时候,用日本的一种焊条就非常容易完成,而用国产的焊条就要下点功夫。我觉得我们的技能可能比国外的工人好,但是在一些设备上确实和人家有很大差距。在设备有差距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勤学苦练,不断地钻研技术,才能够保证我们不落后于人家。”来自河南省关林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的刘新海说。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在岗位上练就过硬的本领,对于这一点,来自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的瓦斯检查工万孝利深有感触。在一次工作面瓦斯检测时,万孝利发现煤矿顶板有强烈的无规律来压,经验告诉他当时的瓦斯浓度可能远远超过了临界值。于是,万孝利果断地挂上了停工牌。随后的检测证实了他的判断。万孝利靠经验排除了一次重大隐患,而经验就是靠他平时的勤学苦练得来的。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是发动团队的力量来钻研技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强与青年技师们有着相同的看法,他说,“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辽宁要振兴,工业要振兴,最需要我们这些青年工人学好技术,冲到一线,为我们的装备制造业能真正立足于世界而努力。”
小革新能创大效益 仅仅在岗位上勤学苦练是不够的,要想做得出色,还得动脑思考,坚持岗位革新,“小革新也是可以看到大效益的。”来自辽河油田的赵奇峰笑着说。
赵奇峰曾经对一块含沙量大的油层进行考察,摸索油井的跟踪管理和实施有效预防砂卡的措施。最终,他总结出了“电流防砂”法,通过这种方法,两年时间就为油田节省作业费140余万元,增产原油800余吨。
不止赵奇峰善于革新,其实获得“十杰”称号的10名青年技师,个个都是岗位上的革新能手。刘新海就从优化工艺、降低成本的目标出发,向企业提出了3项技术革新措施,结果3项新工艺完全得到了项目部的采纳和推广,既提高了工程质量,又缩短了工期,极大地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苗俭也曾经凭借自己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勇挑新设备操作重担,为单位加工了用于“高新工程”的各类型号产品零件,其中难度较大的大型件就有10多个,产值达20万元,不仅为单位节约了大量费用,还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据了解,由徐强带领班组发明的“徐强精度”,每年都能为企业创造4000多万元的价值。“青年人进行技术革新的潜力是无限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一位退休老工人表示。
人才培养提速才能摆脱困境 “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大的荣誉,我们没有什么好回报国家的,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之外,就希望能够再多培养几个技术人才。”这是来自万胜强的获奖感言。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实施以前,有些工人确实不爱学技术,很多工人都改行了,但自从有了大赛,广大青年技术工人的热情又被激发起来了,像我们企业的年轻工人现在就非常爱学技术。我们虽然评上了杰出技师,但我们也得好好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能够带动下一辈的工人加速成才。”刘新海说。
由于对技术工人的重视不够,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出现了断层,进而导致了“技工荒”。面对这种状况,全国杰出青年技师们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破解“技工荒”出力,他们中有些人的徒弟都已经当了师傅。
来自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炼钢厂的安继合在交流会上有说有笑,还不时和别人开个玩笑,但他说自己在对待徒弟时非常严厉,“当初我学技术的时候,师傅对我们要求格外严格,有一次我做得不好,师傅就命令我到一边站着看,就这样站了一天,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一辈子也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当了师傅以后,我继承了我的师傅严格要求徒弟的这种传统,对自己的徒弟也格外严厉”。
全国杰出青年技师都“恋旧” 成为技术工人中的佼佼者之后,很多杰出青年技师都面临着金钱和地位的诱惑。
近几年,高技能人才又重新吃香,像徐强这样既懂机械加工技术,又懂计算机数控技术的人才更成了其他企业网罗的重点,很多企业纷纷出高价向徐强抛来橄榄枝,但他还是一次次拒绝了高薪的诱惑。“我相信我们这些获奖的技师和自己企业的感情都是很深的,绝不会"背叛"自己的企业。”刘新海很认真地说。
“我的一个徒弟现在在另一家钢铁厂工作,一个月收入有1万多元,曾经鼓励我去他那里干,但被我拒绝了。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是舍不得这个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安继合说。
刘新海认为,只有立足岗位,才能够获得相应的荣誉。他算了一笔账,企业为了培养一个选手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10天时间的培训就要花去6万元,企业舍得培养自己,自己也当然要对得起企业,“我敢说,如果我们朝三暮四,整天想着跳槽去挣钱,肯定不会获得今天的荣誉和成就”。
本报沈阳1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