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滩海洋公园的3位动物专家,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智利的6位专家赴南极科考满载而归
两小时跟踪巴布亚企鹅
作为我国首位亲赴南极科考的极地动物展示场馆的动物专家,日前从南极归来的大连老虎滩海洋动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兼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总经理赵文敬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南极最震撼的一幕是看到漫山遍野的企鹅,它们对人类非常友好。
此次南极之行,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的3位动物专家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智利的6位专家组成联合考察团,赴南极进行科考。
行程 七天八夜不停转机抵达
南极到底有多远?赵文敬介绍,他们一行三人于11月12日16时从大连出发乘飞机花费1小时30分到达上海,于当晚21时左右搭乘国际航班,历经10个半小时长途飞行抵达澳大利亚首都悉尼。稍作休息即从悉尼出发,15个多小时后转机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他们抽空驱车前往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300公里的圣克利门蒂,并于第二日在当地考察了南美洲最大的陆地海洋公园,并与之达成建立友好园的合作协议。
随后,赵文敬一行马不停蹄再次上路,于当地时间11月18日14时45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乘飞机3小时后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11月19日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后终于到达智利南部城市朋塔,做奔赴南极的最后准备。
11月21日,赵文敬等3位中国专家与6位外国专家一起乘坐智利军用大力神运输机,经过3个小时到达智利在南极的空军基地。在历经7天8夜长途奔波、49个小时的连续飞行之后,3位中国专家终于踏上了南极这片神圣的土地,住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上。
天气 考察期间曾遭遇到风暴
赵文敬说,南极的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首先是遇到是极昼问题。现在南极是夏季,即使他们到达的是南极的外陆地区,依然受到极昼现象困扰。“白天时间长达20个小时,而且当地与北京时间有12个小时的时差,简直无法入睡,连续几天都睡不着觉。”赵文敬苦笑着说。
由于白昼时间长,他们每天的考察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最长时间达到13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和少量的睡眠让几位专家有些吃不消。南极的食物更是有限,大多以西餐和罐装食物为主,这让习惯中餐的3位专家更是度日如年。
“在南极最怕的就是遇到风暴”,赵文敬说,“南极是风暴频发的地区,可谓‘一天三变’。一遇到这样的天气,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片刻就会刮起大风,风刮在脸上,让人痛得不敢睁眼,更有随时被大风掀起并带走的危险。在南极,我们就有一次在工作中遭遇风暴,还好那次风暴不是很大,刚开始在大风中我们迷失了方向,后来待风停了以后才找回住所。”
“在南极考察期间,我们只遇到了一个晴天,我还非常幸运地看到了南极日出,非常壮观。长城站越冬科考队员说在南极四五十天也遇不到一个晴天,不停地说我们太幸运了。”赵文敬高兴地说。
周折 跟踪找巴布亚企鹅种群
即使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赵文敬他们依然坚持步行上岛,寻找南极生物、动物的踪迹。在有关企鹅的研究课题上,他们在寻找巴布亚企鹅的过程中还颇费了些周折。最初上岛,3位专家很快就发现了帽带企鹅、阿德利企鹅种群,但巴布亚企鹅种群却一连几天都没有找到。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一边收集其他动物资料,一边留心观察任何与巴布亚企鹅有关的现象。终于有一次,他们在一群帽带企鹅中间发现了一只巴布亚企鹅踪影,他们没有惊扰这只巴布亚企鹅,而是跟踪前进,他们相信只要跟在这只企鹅后面,就能找到巴布亚企鹅种群。
于是,他们就默默地守着,尽管当时风很大,室外温度很低,依然任由这只调皮的企鹅在帽带企鹅中间穿来穿去。企鹅走,他们也走,企鹅停,他们也停。就这样一路上走走停停,2个小时后这只巴布亚企鹅终于把他们领到了巴布亚企鹅的聚居地。
收获 收集大量珍贵生物资料
赵文敬说:“此次南极之行,真正的考察时间只有6天,但收获非常多。我们对企鹅这个特殊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了更直观了解和详细的数据记录。”
此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极地动物专家曾多次联合对南极地区的野生企鹅进行考察,并对野生企鹅蛋在人工条件下的孵化等课题进行相关研究,在帝企鹅、王企鹅人工孵化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经验,但此项研究在我国一直是空白。
此次大连老虎滩海洋动物保护研究所邀请美国、加拿大等专家一起前往南极,研究的课题是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阿德利企鹅野生企鹅蛋的人工孵化课题。目前已从南极带回200余枚企鹅蛋,美国专家已经一同抵达大连,详细记录企鹅蛋的孵化过程。
南极当时当地的最高气温在零下2~3℃,夜间最低气温零下30℃左右。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而此时正处于繁殖季节的寒带企鹅——帽带企鹅、阿德利企鹅、巴布亚企鹅孵化工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这一直接温度数据为企鹅人工饲养提供了最有力的参考。
此外,专家们在那里还观察、拍摄、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其他生物和动物生活资料,对南极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现有生态平衡做了细致的考究。对不同个体的同种生物、动物在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规律、交配方式、产蛋过程、孵化温度等数据做详细的纪录,将为国内人工状态下企鹅饲养、繁殖、疾病防治提供更多的资料。
友好 象海豹用叫声礼貌回应
赵文敬说,在南极很难见到人,所以大家每次碰面时都非常热情,不分国籍,即使语言不通,也要打个招呼,嘴里说着各自国家祝福的语言,甚至亲切地拥抱一下。
“南极的动物之间也十分客气。一只巴布亚企鹅在一群帽带企鹅中间穿来跳去,竟然没有一只帽带企鹅把它当成异己,而主动攻击。还有其他比企鹅体形更大的动物,如象海豹,它见到人类造访也非常友好。当一位专家学着象海豹的叫声与它打招呼时,它竟然用同样的叫声礼貌回应,好像已经把他当成了岛上新伙伴。”赵文敬说。
去南极一直是许多热爱南极的人们的心愿,但目前为了保护南极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不被人为破坏,南极还没有对除科考之外的世界各国的普通公民开放。如果我国公民想去南极,只能搭乘国际邮轮在海上观看南极,而不能登陆南极陆地。
费用 每位科考费超6万美元
此次南极之行,是中国从事极地动物展示行业以来,以展示场馆为代表的极地动物专家首次、也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一次对南极物种的实地考察。
赵文敬透露,此次南极科考,每位专家的科考费超过6万美元。他们实地考察而得来的数据将成为指导中国南北极地、海洋动物饲养、繁育、疾病防治、保护等方面工作的重要数据。 王丹 记者张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