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后的股市表现 | ||||
公布时间 | 调整前 | 调整后 | 幅度 | 首日沪指表现 |
12月8日 | 13.5% | 14.5% | 1.0% | —— |
11月10日 | 13.0% | 13.5% | 0.5% | 下跌2.40% |
10月13日 | 12.5% | 13.0% | 0.5% | 上涨2.15% |
9月6日 | 12.0% | 12.5% | 0.5% | 下跌2.16% |
7月30日 | 11.5% | 12.0% | 0.5% | 上涨0.68% |
5月18日 | 11.0% | 11.5% | 0.5% | 上涨1.04% |
4月29日 | 10.5% | 11.0% | 0.5% | 上涨2.16% |
4月5日 | 10.0% | 10.5% | 0.5% | 上涨0.43% |
2月16日 | 9.5% | 10.0% | 0.5% | 上涨1.40% |
1月5日 | 9.0% | 9.5% | 0.5% | 上涨0.94% |
14.5%的存款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
央行收紧钱袋“苦”了谁
就在今年中央经济会议定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第三天,央行又在年内第10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幅度是以往的2倍,即1个百分点。
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20余年历史新高,将冻结金融机构3942亿元资金。
大力度抑制过剩流动性
12月8日,央行决定自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力度是有些大。”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这样评价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
与今年以来历次均上调0.5个百分点不同,此次上调1个百分点,力度明显加大。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旨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的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一是落实从紧,二是因为本身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宋国青认为这是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中国海关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10月份的贸易顺差达到270.5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前,中国单月贸易顺差的最高值是今年6月创下的269.1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太多。”宋国青如是说。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认为:“此次还是银行间流动性过剩所致,老问题依旧。”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2个百分点。同时,前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到去年新增贷款的1.1倍。
而另有消息称,从明年起,央行将改变以往年初要求商业银行上报一次年度信贷计划的方式,转为逐季上报信贷计划,并会对信贷总量进行控制。这也传达出央行控制信贷的决心。
“以前的流动性过剩是通过外贸顺差留在银行间的,而现在的流动性过剩已经开始扩展到实体经济部门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这是央行加强控制信贷的原因。
地产商资金链断裂可能性加大
在分析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专家认为其是为了防止明年年初各商业银行突击放贷,收紧商业银行信用。目前由于绝大部分未能上市的开发商资金来源依赖于银行,房地产企业信贷投放规模和投放增速都将会受到影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此前曾表示,商业银行除了在总量上要减少贷款利润来源之外,对于有限的贷款,银行也要实现均衡放款,以防止银行年初多放年末少放款的惯性。
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看来,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加速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出现的房价松动,加速房价的下跌。
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开发商从银行间接融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再加上近段时期以来国家加强了对“地根”的调控,抑制开发商囤积土地、坐地待沽的行为,同时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虚假销售等哄抬房价的惯用伎俩。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为尽快回流资金,将调整经营策略,加快土地开发、加快房屋销售。
一直以来持房价会下降观点的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在解析央行此举措时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不是针对性很强的措施。上调准备金率不会对房市有太大影响,对房市影响的最直接因素应该是利率。
目前,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都面临着资金面趋紧的困境。房地产开发商任志强昨日在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时表示,在此种形势下,房地产公司如果不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完全依赖于银行信贷的话,可能难以为继。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仅有200余家。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