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洋 在一片苗圃尽头,灯火摇曳,乐声震耳。昌平区南邵镇三合庄村,5个“80后”组成的“捌零摇滚乐队”正在排练自己作词作曲的《音乐天堂》。几条街外,他们的婶子、阿姨,也在村文化大院儿的秧歌队里找乐子呢。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京郊农村并不稀罕。
市文化局刚刚完成的一项统计显示,本市13个涉农区县中,长期坚持活动的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已达5500余个,而且今年还出现了平均每天增加1个文艺团队的红火景象。伴随着量的增长,京郊农民自办文化的内容也日渐丰富。
京剧、评剧、快板、国标、模特表演……每个队各有特长,甚至村级书法、绘画、摄影、漫画协会也日渐增多。京郊农民的文化生活正在告别“老老少少,蹦蹦跳跳”的简单自娱自乐,向更丰富的领域发展。
昌平北七家镇歇甲庄村,20个村民自发组织了书画小组,已经坚持活动了5年。小组成员开始时都不好意思拿毛笔,现在月月能在镇刊《七星指南》上发表作品。发起人之一、地地道道的农妇王雪云说:“生活条件好了,但总是觉得生活里缺点儿啥,又不想喝酒打牌、东家走西家串。从心里就想写写画画。”81岁的张恕忙着琢磨书法,“别人以为我们是在消磨时间。可我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自己知道的太少,要学的东西太多。”
还有怀柔区杨宋镇张自口村,村民去年自发组建了模特表演队。十几个一辈子务农的农妇,穿上自己缝制的“晚礼服”,披上披肩,走起“猫步”,让十里八乡的村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发起人钟荣贤说:“都是女人,我们也爱美啊。看电视里演的,看城里团队来演的,也不难嘛,干脆自己也来走走。”
长期关注农村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市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富裕起来的农民渴望文化生活的“富裕”,相当多的京郊农民在文化意识上和城里人越来越接近。逢年过节,政府部门总会把电影、演出、图书送到村里去,这种送到家门口的文化虽然是单向、暂时的,但却逐渐点燃了农民自发创造本土文化的热情。平谷区正在进行全区文艺节目调演。光是金海湖镇,业余团队轮番登场,节目演了一整天都没演完。
让文化在农村扎根,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各项扶持。
不断涌现的农村业余文艺团队中,很多是在市文化局“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政策的激励下产生的。这项政策由政府出资购买文化服务,让农民享受平等文化权益,每个行政村每年安排4场文艺演出,其中3场为群众性团队或民营职业团队演出,1场为专业院团或市级品牌团队的演出。今年,全市3953个行政村已演出10000余场,投入资金2272万元。张自口村模特队在这项政策的激励下,两年来跨村表演了近20场节目,还被怀柔区评为优秀文艺团队。“不优秀的还不能参加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演出呢。”钟荣贤得意地说。
固定活动场地增多,演出设备升级,为业余文艺团队的活动提供了保障。今年,市财政将总价值1.3亿元的演出设备赠送给各区县和街道(乡镇)文化部门。流动舞台演出车、大型奥运广场演出设备和街道(乡镇)文化广场演出设备,让业余文艺团队的演出条件上了一个档次。平谷区大华山镇文化站站长王春信乐呵呵地说:“啥叫鸟枪换炮啊?现在就是了。这音响听起来,震撼!”
针对农村文艺爱好者的免费培训也帮助文化的种子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怀柔区联合专业院校办学,两年来已为农民送去高质量的免费培训近500小时,让每个乡镇都有4至6名受益者。目前,这样针对性强的培训在延庆等
区县也扎扎实实地开展
起来。
“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怀柔区有关负责人说,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健康的文化扎了根,融入农民日常生活,才能改变农民的旧观念,提高农民的素养。村里有文雅爱好的多了,打架斗殴、赌博的少了,乡风也更文明、和谐了。很多业余文艺团队还成了宣传各项政策的文艺轻骑兵,自编自创的节目说农村变化,讲农民心声,描绘出农民心中的和谐社会图景。RJ188
图为密云县古北口镇政府主办的“古北口传统庙会”在该镇拉开帷幕。来自当地20余家群众文化队伍表演了秧歌、高跷、地方戏曲等极富民族特色的节目,展示了千年古镇的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方非摄RJ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