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伍源源)公共游泳馆是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近日记者调查4家大型室内游泳馆发现,部分检查岗只是摆设,并未真正起到检查游泳者健康状况的作用。
12月7日下午,在东单游泳馆,记者一进门便看到入口处门上有警示标语“皮肤病者,红眼病者,酒醉者不得入内”。
检票处的两名工作人员忙着给顾客柜子钥匙。右边专设的一张桌子上,红眼病检查岗的警示牌被一些杂物挡住,椅子上空无一人。
“这里有人检查红眼病和皮肤病吗?”记者问检票处的两名工作人员。“有啊,我们就是。”“你们都怎么查呢?”记者追问。“红眼病可以看见的,有皮肤病的人在换衣服的时候我们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会看出来的,会劝说他不要游了。”“就目测不行吧。”“我们这儿很多是年卡客人,我们都认识。”售票员向记者解释。
在月坛游泳馆和海淀游泳馆,记者都未发现检查岗,月坛游泳馆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说要设检查岗的规定,换水勤点就可以了。海淀游泳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前些年设过,现在已经撤了。
在平安里游泳馆,当记者指着“红眼病皮肤病检查岗”的警示牌子问到“有人查吗?”工作人员只是说“经常来的我们才查,偶尔来游的不查。”记者在东单游泳馆外采访了几位顾客时,一位在大学上班的女士告诉记者,她发现各家游泳馆基本都不查,只能希望自己抵抗力强一些了。在东单附近工作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单位的游泳馆是需要到医院检查才能办游泳证的,现在每到这些公共场馆游泳都非常担心。海淀游泳馆一位带孩子学游泳的家长说,过去游泳要去医院开健康证明,现在对什么人都开放,希望真正有人检查,我们的担心也会减少。
RJ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