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净化信息环境
南粤百姓传播“红段子”
本报记者 林洁
“荔湾区浣花西路某配送中心门前,现有拾荒人员在此分拣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一条普通市民的手机信息进入了广州市创卫办领导的视线,第二天,该区城管执法人员已立即责令负责人将堆放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对其进行了教育。
“这种监督非常有力,凭借这些信息,我们处理了2000多处卫生死角。”广州创卫办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使得广州创卫工作顺利经过“暗检”,迎来“明检”,为广州创卫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撑。
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一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与其实际影响力成正比。从2005年8月至今,广东移动鼓励7000万手机用户创作和传播红色短信,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手机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不良通信文化的治理卓有成效。
351万普通手机用户,在3年的时间里,共计创作了1400多万条各种类别的红色短信,并由此引发了多达上亿次的下载与转发。在广东移动举办的三届“红段子”大赛中,21个地级市开创了与大众生活、政府工作、地方特色、文化创业等相结合的尝试,倡导了人们一种健康进取的生活新风尚。
“疏导”中鼓励了健康短信创作
目前,东莞市有外来务工人员1200多万名,占该市总人口数85%以上,是全国外来工最多的城市,被当地人亲切称之为“新莞人”。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休闲活动单一,让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新莞人”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
深受“黄段子”、“黑段子”、“灰段子”等不良短信的骚扰,来自湖南的徐建军告诉记者,通过创作、转发“红段子”,自己逐渐改掉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今年“红段子”倡导环保进厂的主题,让他深刻感受到工友们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的明显变化。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短信业务的迅猛发展,全国短信累计发送量截至今年年底,可达到5000亿条,仅广东手机用户短信的日发送量就有3.26亿条(未包括联通公司的数据)。
至此,广东移动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借鉴品牌运作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否在堵截的同时还能建立起一种疏导的模式?是否能用符合网络文化传播规律的方式?是否有一座桥梁可以让手机与传统媒体的天堑变通途?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介绍,集先进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红段子”应运而生,对解决通信文化发展的负面问题、创新通信文化发展方式、疏导通信文化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创业”激发青年人热情
手机不仅是沟通手段,更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文化产品创作的平台。上千万的一级传播量使得“红段子”成为一种全民短信的文化活动,更是深刻扎根百姓生活。广东移动的工作人员说,突破了学历、职业、经历、年龄、性别的苛刻要求,一些普通的手机用户还能由此获取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历届“红段子”大赛都把青少年群体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人群。在各界大赛中,广东移动特别设置了“励志类”、“幽默类”等作品的征集,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展示创意和才华的平台。同时,大赛主办者还提出了“文化创业”的理念,参赛的作者有机会获得作品下载收益50%的提成,这无疑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创业机会。
广东金融学院计算机系大三学生符兴壮在参加“红段子”比赛的4个月中,创作和下载了60多条关于“环保”的红色信息,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他很开心地说,“挺有成就感的。”他觉得现在乃至毕业后选择“文化创业”未尝不可。
何彤是一名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他所创作的彩铃《金钟广州》放到广东移动的站上供手机用户下载后,得到了10918元的收益分成。“我从广东移动打听到,这条彩铃有3万多次的下载量。”何彤没想到这条彩铃会受到欢迎,“也许因为加入了很多粤曲小调的元素,具有广东本土特色,风格轻松明快。”
2007年7月,深圳大学陈翔宇和室友们一起参加深圳移动举办的第七届“寻梦之旅”活动,与深圳其他1000多名大学生一起被派往深圳分公司各个服务营业厅进行社会实践。他和同学一起创作了183条“红段子”,最后还把勤工俭学得来的908元钱全部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现在“黄段子”和庸俗的段子很多,传播率非常高,泛滥成灾。“红段子”如果让大家接受的话,应该是件好事。这些段子不一定颜色很“红”,只要把大家认同的伦理道德融入进去就行。这些段子的广泛传播,肯定是好事。本报广州12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