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工人长年野外作业,逢山凿洞、遇水架桥,为此付出了青春、汗水,甚至还有生命。记住他们!歌颂他们!
下雪了!今冬的雪来得有些迟,节令已经过了大雪。正因为来得迟,人们心中凝聚的期盼才更美好,对大雪也更亲近。
在雪地里拍照、嬉闹,脸蛋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红扑扑的;高大的法国梧桐此时倒像盛开的樱花;花池中圆圆的冬青好似涂了奶油的大蛋糕;尽管空中雪花飞扬,路上缓慢行驶的车辆依旧往来不断;饭店内涮羊肉的热气模糊了窗上的玻璃。
银装素裹的大地别有一番景致。
这是在城市见到的雪天景色。十几年前陇东山区那场雪,景致就大不相同。大雪染白了整个山区。无论大片荒芜的山坡,还是稀拉点缀的麦地,也无论水土流失的沟壑,还是塬上不多的树木,还有弯弯曲曲的道路河流,都被淹没在白色世界里。山峦迭起,沟壑交融,静静的山野分外妖娆。
雪下得很大,通往山区的公路早已阻断。大雪中站立着一位双肩背着竹背篓的筑路工人。他从四川老家来,从宝鸡下了火车,要去两百里外的宝中铁路(宝鸡至中卫)建设工地。大雪封山了,他一脸的无奈,用力耸耸肩后的背篓,扒拉一下头上的雪,点燃一支烟,呵气和烟雾混为了一体。“假期到了,得赶回工地上班。”这是他站在雪地上心里最清楚的事情。决定仅用了一支烟的工夫,他便徒步走向大山。第三天上午他赶到了两百里外的筑路工地。一路上雪地里除了他又深又大的脚印,还有觅食的兔子留下的印迹。
好几次同上中学的女儿说起此事,女儿总是疑惑,“不会打电话请假?不会住宾馆等几天?”我说不会。我去过那个山里的工地,当时不用说手机,就是固定电话也没有,工地每天只能通过无线电台与千里之外的机关定点通话两次。至于住下来等,倒是可以实现的。但他没有选择等,而是毅然踏雪翻山赶往工地。这就是一名普通筑路工人执着的敬业精神。我敢说这是雪中最壮丽的景色。
如今,宝中铁路通车已经十多年了,陇东山区的小镇也变得热闹,煤炭、瓷器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当年雪中赶路的筑路人虽已退休,但壮丽的景色,更加多彩的景色,一定还会出现在新一代筑路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