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70周年祭日。
据报道,在扩建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墙外,一位姑娘拍下馆外的每组雕塑———这位学摄影的大学生的拍摄是出于课程需要,同时进行悼念。当被问到“如果不是作业需要,你还会不会来”时,她笑了笑说:恐怕不会吧,毕竟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70年,对于没有过那种经历的人来说,想感同身受是很难的。
这种“只因需要才怀念”的态度刺激了我的神经。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屈辱的一段历史,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黑暗一页。然而,我们有多少人记得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又有多少人能像华裔女作家张纯如那样,深怀责任与良知地去面对这段历史呢?
当看到媒体上时而出现的“南京大屠杀又现铁证”等报道时,我总会对那些不懈追求真相的人肃然起敬。但不能否认,随着在大屠杀中幸存者的一一逝去,我们剩下的记忆越来越模糊,更多的是一些冷冰冰的数字。
今年,一部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在中国上映,遭受冷遇,很快在各大影院“下档”。而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的人被震撼了:日本兵踏着南京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在人的身体里进进出出;街头不堪凌辱的少女、哭得难以连贯回忆的幸存者……很多人感慨,“没想到会这么震撼!”何以如此?或许是我们此前很少看到也无法想像这些真实的镜头。
该片的导演比尔·古腾塔说:关于二战题材,欧洲战场上的故事由于电影等各种媒体的传播,已经广为人知,而他身边的美国朋友几乎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这一切让他觉得自己有了一份广而告之的责任。
这段话让我有一种耻感。《南京》的视角是外国人的,是当年十几位欧美商人及宗教人士在南京建立避难区、保护了近25万当地市民免受日军暴行的历史———有人说,这是外国人在美化自己。或许吧,但当我们在沉重的历史面前淡化了自己责任的时候,这样的批评是否太过轻飘?
对张纯如写完《南京大屠杀》几年之后的自杀,有美国学者称,是正常人难以忍受的残暴令张走向了死亡。国内有媒体评论称,“她一个人替我们所有人完成了一项我们60多年都未完成的责任,因此她也承受了我们所有人内心的折磨和痛苦”———如果这份苦痛与折磨由所有的华人共同承担的话,是否还会有这一个体悲剧的发生?
唤醒痛苦的记忆,不是要渲染仇恨,而是要更正确地面对历史、面向未来。“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应该是希望你们发自内心地去尊重这样一段历史吧。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但这段历史中一些直指人心的东西应当被流传下去。”这是比尔·古腾塔的期盼,也是我们应有的历史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