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世斌)日前,河北省政府法制办向社会公开征集2008年政府立法项目建议,任何公民只要认为某些方面急需立法,或者某些地方性法规已经不再适应形势发展而需要修改,都可以提出建议。变“部门立法”为“开门纳谏”,这在该省还是首次。
在赢得众多叫好声的同时,部分公众也表示,此举的关键是不能让百姓“说了白说”。
据了解,河北立法“开门纳谏”始于10月30日。40多天来,该省法制办已征集到360多份立法项目建议。“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首先体现在立法上。”谈起首次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的初衷,省法制办主任张国钧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征集到的立法建议,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社会管理、廉政建设、困难群众救助等诸多方面,与民生相关的建议占了大头。提出建议者覆盖社会各个阶层,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也有普通市民、农民。石家庄市桥东区一位农民在一封十几页的信里写道:一些地方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滥批乱占土地、无证建房、私自转让和买卖宅基地等现象普遍存在。他提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立法项目建议。
“此次公众提的建议,认真、负责。一些立法项目建议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并分析了立法建议的背景和目的,有的还进行了详细论证,具有一定立法价值。”河北省法制办行政法规处主任科员孙广颖说。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90%以上的地方法规都是由立法机关委托政府部门起草的。省法制办副主任石玉林说,日前推出的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冲破过去“部门立法”模式,避免法律法规成为某个部门、行业的一己之私,将有效提高立法的公正性和“普惠性”。
记者了解到,这一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以及众多学者的叫好声。“社会需要哪些立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河北省社科院法学所所长王艳宁说。
但同时也有部分公众表示,他们担心会出现“说了白说”的情况。此举的关键是,必须改变立法机构对公众意见建议“重征集、轻处理”的状况。“政府既然公开征集建议,就得耐心倾听,真诚回应,建立良好的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否则,效果上只能适得其反。”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端洪说。
据悉,河北省有关部门正对立法项目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和研究,随后将向省政府报告。对提出的立法项目建议,符合政府立法要求的,尽可能采纳并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草案,并及早公示;对不符合立法要求的,也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和形式予以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