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发掘出的三件青铜器:斤(左)、钺(中)、带钩(右) |
涪陵陈家嘴墓地又发掘18座战国墓,考古专家推测
巴王墓群有“守陵人”陪伴
小田溪墓群
小田溪战国墓群位于涪陵区白涛镇乌江西岸一个小山坡上,面积8万平方米。从1972年起,重庆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先后在此进行了4次发掘清理和一次中日联合物探工作,共发掘清理墓葬9座,出土大批战国时期珍贵文物。
2002年9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小田溪墓群进行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战国墓葬10座,汉代墓葬1座,共出土文物近400件。
昨日,在涪陵小田溪村陈家嘴墓地,市考古所考古队副队长方刚指着对面的小田溪巴王墓群说,陈家嘴遗址及墓群的发掘,证明了巴王墓群不是孤零零存在。
一旁,考古队员和雇来的村民正在一个个坑里埋头挖土。据了解,自今年10月10日考古队进场以来,陈家嘴墓地又发掘了18座战国墓。这样,陈家嘴墓地的古墓总数已达33座,专家推测,墓主曾是巴王墓的“守陵人”。
巴人习俗顺江而葬
在涪陵区白涛镇,小田溪汇入乌江,附近的村子也叫小田溪村。面朝乌江,小田溪左边就是鼎鼎大名的小田溪墓地,右边则是此次发掘的陈家嘴墓地,专家把它们统称为小田溪墓群。
10月以来,陈家嘴墓地的发掘面积已达3300平方米。昨日,在整齐排列的一个个探方(考古队挖掘的25平方米的正方形深坑)中,记者惊奇地发现,一个个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全部朝着一个方向。方刚解释,这些墓葬都是顺着乌江而埋,与2005年时发掘的15座墓葬连为一体。
“古人肯定也讲究风水”,方刚说,顺江而葬是战国时巴人特有的习俗,楚国的墓葬就不同,往往与江面垂直。
生活区紧邻墓葬区
就在墓葬附近,考古队员发现了东周时期的窑址。被火烧过的“红烧土面”,成带状延伸出去五六米。
专家认为,这个刚露头的窑址可能规模较小,“也许是为巴王墓群制造随葬品的临时作坊”。
窑址附近1000平方米的地域,被考古专家划分为生活区。奇怪的是,它与墓葬区几乎是“零距离”,甚至在生活区中间,还夹杂着三座墓葬。对此,方刚解释,这一带巴人的生活范围可能仅有几万平方米,不得已只能将死者埋在住所附近;或者是时间上有先后,一个时期有人居住,后来就成了埋葬尸骨的荒郊野外。
墓主疑是守陵人
仅仅一溪之隔,陈家嘴墓地和小田溪墓地有什么关系?考古队发现,陈家嘴发掘的墓葬均处于战国时期,与小田溪墓地时代大致相同,两者的文化面貌也完全一致。此外,小田溪墓地只有墓葬,而陈家嘴这边则有生活遗址。因此,专家认为,两处墓地有着密切关系,应是一个大遗址的两部分。
不过,陈家嘴33座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等级都要小或低得多。因此,有考古队员大胆推测,既然对面是巴王墓群,这边就可能是为巴王守陵的人。
“比如秦始皇陵周围就规划得很清楚,修墓工人、烧制工艺品的工匠等都有自己的活动区域”,方刚说,虽然小田溪墓群的规模、级别不敢与秦始皇陵相提并论,但显然也是经过规划的,因此并不排除陈家嘴墓地属于“守陵人”的可能。
守陵队伍有多大?由于死者尸骨早已破坏殆尽,方刚只能估计33座墓也许葬有40多人,加上人员调换、异地埋葬等因素,“这个数字很难估计”。
“小田溪”历史到汉“终止”
与小田溪的高级墓葬相比,陈家嘴墓地显得有些寒酸。挖出的随葬品多为粗糙的铜矛、铜钺、带钩、陶釜、陶罐等。“这些都是巴文化中常见物品。”
此次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在小田溪墓地意外发现了两座汉墓。方刚推测,在巴国灭亡后,巴国贵族后人可能仍在这里活动。但到汉代时,这里已完全废弃,既没人守护,又无人祭祀。以致汉代人在挖掘陵墓时,并不知道这里曾经埋葬着巴国贵族甚至巴王,无意中就把墓穴挖在了巴人墓群之中。换句话说,小田溪巴人生活的痕迹在这时已被淹没在历史中。
记者 杨娟/文 张质/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