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伟
“民营医疗机构当前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没有政策层面支持和自身内功建设,未来可能进一步边缘化。”近日召开的“全国诚信民营医院”万里行第二次会议上,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秘书长赵淳如是表示。
打铁还须自个儿硬 赵淳说,民营医院现在就像“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堵”。被“堵”的一面就是诚信危机。这是一个老问题。从有民营医院起,如何看待、如何建立诚信就一直困扰着这个年轻的行业。
虽然政策放开在1997年,非公立医院大量出现,却在3年以后。当时,原国家体改办、卫生部等六部门认定了私立医院管理的大概框架,把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并且规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不少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也找到了快速致富的办法。那就是集中力量做广告,先把患者骗进门再说,最原始的就是性病小广告。赵淳提供的数据显示,某省会城市性病诊所多得几乎超过了米铺,在近十条街上,有此类机构214家,仅在火车站附近就有28家。
权威部门的调查表明,涉嫌虚假广告中,80%以上来自民营医疗机构。这直接伤害到人们对该行业的印象。超过6成的人曾表示,“民营医院社会公信度差”;只有8%的人表示,在“小病”的情况下会到民营医院就诊。
山东济宁医学院血稀研究所所长王保平总结了民营医院易犯的八大错误,第一条就是“用广告创名牌医院”,第二条是“投巨资综合竞争”。
他认为,民营医院创新品牌不能靠“拼广告”、“争名牌”,创造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医院文化、医学创新和医疗人才都十分重要,接下来才是营销策略。“投巨资盖大楼,购买顶尖设备,高薪聘请博导,难以成就大产业,反而可能背上沉重的包袱。”
“打铁还需自个儿硬。”赵淳称,尽管民营医院发展得很快——有资料的已达1792所,门诊量超过3288万人次——但是没有自律,不躬下身去做实事,很快就会面临大浪淘沙的风险。
追求身份平等 在赵淳看来,被“堵”的另一面是税收难关。对于很多民营医院来说,3年的税收优惠期已经成为过去,它们必须面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乃至水利水电建设基金、地方教育费附加等16个税种。
民营医院分会曾经就税收问题作过专门的调查。“结果是,十多种税收总额,有的占医院营业额的10.6%,等于该院的利润率。有的医院,税收负担甚至超过了医院的毛利率,全部利润上交还有缺口。”
赵淳说,对于刚刚起步的民营医疗机构,这无疑是杀鸡取卵,也在逼迫他们走捷径、钻空子。“最简单的就是,每3年一次的频繁更名、改变性质。”
不过,更多民营医院的老板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种身份歧视。北京北亚骨科医院院长肖正权表示,不管是政府还是学界,当年对医疗机构的性质都缺少足够的认识,才有了营利和非营利之分;现在,医疗服务是具有一定福利性的公共事业已成共识,继续以投资主体的不同来区别待遇是不公平的。
建安集团董事长焦安国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这种不合理性。他说,一些发达国家的民营医院,面对的是高端人群,具有自由定价权,所以征收相对较高的税率无可厚非。与某些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民营医院所作的工作其实和公立医院并无多大分别,而且同样在定价上受到严厉的管制。“税收负担很可能逼良为娼,造成部分国内民营医院野蛮收入,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病人来承担。”
在此问题上,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于宗河认为,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事业是一种趋势,而我国近年来仅一般的号召、支持、鼓励民间力量进入医疗行业,有的地方甚至以招商引资、创政绩工程加以误导,显然出现了偏差。
他说,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政策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是像我国这样高的税率仍然罕见。另外,将民办医疗机构视同一般的工商企业,也有违医疗行业的内在规律。“医疗机构包括民办医疗机构,如同民办教育一样,不是工商企业,不宜进工商登记,也不宜按工商企业一样征收税款。管理上应归口到卫生行政部门。”
于宗河的建议是,一方面降低或者免征相关税费——这是给民营医院国民待遇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公益性中国民营医院医疗救助基金。“全国各民营机构,在协会组织下,每年抽出1%的收入组成全国民营医院医疗救助基金。这样会有一举多得的特别效应。”
本报温州1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