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都周刊》 > 精彩报道

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1937-2007,发生在南京的那场惨剧已经70年了。70年了,日本还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70年了,部分国人还是沉浸在复仇的情绪中,而在西方国家,许多民众对中国的反日情绪也表示不理解。

或许,是因为这场屠杀被政治的因素覆盖太久了,或许,是这场屠杀被极端的民族主义渲染太久了。

  或许,再回头看这场悲剧时,我们应该不仅将南京大屠杀放在中日两国的背景下,也应该放在全人类的视野中。它不仅造成一个国家永久性的精神创伤,也是对现代人类社会的拷问。是兽性在扼杀人性,是野蛮在摧毁文明。

  因此,在反思国家的创伤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亚美尼亚大屠杀等有着一样绝对的恶。其悲剧意义已经超越了民族的界限。

  70年了,我们有必要再度纪念和反思南京大屠杀,也有必要去了解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区域对这场惨剧的态度,去了解各种扭曲,去克服各种误解,去和其他的族群沟通,去打开各种因为政治和民族主义而产生的隔阂,去共同为人类的和平努力,并期待着、行动着。

  中国:愤怒中夹杂着宽容

  南都周刊记者 谢海涛 实习生杨婧

  一位惨遭侮辱的母亲,无力地托着死去的孩子,向着苍天呼号。这个高11米,嶙峋而沧桑的雕塑身后,一座长约百米、刀尖状的灰色建筑向东撞来,旁边黑色花岗岩铺贴的水池里,一组命名为“逃难”的青铜塑像虚实错落,形成悲烈的曲线:被刺三刀的母亲将最后一滴奶喂给婴儿,满脸惊恐的男子搀扶老母亲逃难,僧人为死不瞑目者合上双眼……这是2007年12月的南京江东门,环目四望,冷雨凄风,天地苍茫,久经兵戈的古城隐在阴云下,长江在其西滚滚而下,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其东屹立不语。这座名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建筑,在大屠杀70周年之际落成,似乎再次撞开了这个城市悲怆的记忆。

  幸存者的苦难记忆

  在纪念馆北侧、江东门后街20号程云老人的记忆里,7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那年,他从中华门跑回家,城里一片血火。程云并不仅仅是那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更是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幸存者。这样的双重幸存者,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是目前唯一的一例。

  1937年12月12日的南京,17岁的武汉黄浦分校学员程云,作为教导总队的见习排长,驻守中华门、光华门、雨花台一带,从日出打到日落,端着德国造冲锋枪扫射,7个鬼子倒在了他的枪下。一发炮弹呼啸而来,腿部的剧痛,70年后犹有感觉。然后是兵败如山倒,到处是火海,他穿着军装,浑身是血,一边跑,一边把枪拆散扔进莫愁湖。然后是避难芦苇荡里“眼光庙”,亲眼看到人在战壕里燃烧,看到马、牛、骡尸体杂陈,臭气熏天,看到有人抬了门板,把四方的尸体,抬来葬在这里。

  一直到1985年建起大屠杀纪念馆以前,这里荒凉一片,冤魂集结。1984年、1998年、2007年,那些尸体相继重见天日,历经劫难的程云在这里看到白骨森森。2005年12月起,大屠杀纪念馆进行扩建改造,程云日夜听着机器轰鸣,他用当年缴获的日本钢笔,要写下看到的那些罪恶:

  “正是那场战争,那场30万人头落地,给中国人民造下深重的灾难:遇难者遗骸九土,幸存者创伤依旧,后患无穷,甚至有成千贫弱国民,自费去东京索赔,他们餐风宿雨,无数白眼向他们投来”。

  那座灰色的建筑,则让78岁的夏淑琴老人一度号啕大哭。她看到她家破人亡的场景被复原到了纪念馆里,记忆又一次被扯回1937年12月13日。那一天,8岁的她痛失7位亲人,自己身中3刀幸免于难。那一幕被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入纪录片《南京暴行纪实》,被拉贝写入《拉贝日记》。在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中,是这样描述的:

  “30个日本兵闯进南京东南部的新路口五号中国人家里,房东一开门就被打死,一位姓夏的房客跪下求他们不要杀别的人,也被打死……夏太太抱着一岁的婴儿正躲在客厅的桌子下面,也被拽了出来,日本兵扒光她的衣服,强奸后用刺刀挑开她的胸膛,又把一个香水瓶塞进她的阴道,还刺死了那个婴儿……老奶奶上前挡住日本兵不让他们强奸她的孙女时,被用左轮手枪打死;老爷爷紧紧抱住妻子的尸体,也立即被开枪打死。之后,这帮日本兵剥光那两个女孩的衣服,奸杀了她们。日本兵还刺伤了另一个女孩,她才8岁。当时她和4岁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那个4岁的女孩在毯子下面时间太长了,差点闷死。”

  那个8岁的女孩,在死人堆里睡了10天,后来被舅舅家收养,眼泪流了70年。70年后的今天,她在南京城东一小区的家里接受采访时,泪水犹是不时从细小的眼缝里流出,周围一片红肿,其左眼视力仅0.3,右眼几近失明。

  创伤并不止于此,还在1998年,日右翼分子松村俊夫编《对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编《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相继对她的存在予以否定,污蔑夏是“假证人”。官司持续数年,2007年11月2日,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宣判夏淑琴胜诉。这是继李秀英之后,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又一次胜利。

  “忘不了。我就是忘不掉。”70年后提起往事,夏淑琴还是激愤异常,“他们欺负人太狠了,我眼睁睁看着一家9口人,一会儿倒下7个。他们没有了解过我,没有看见过我,为什么就骂我是假的呢?听说他们还要再告我,我告赢了,他还要告,弄到哪一年啊?你说我还能活多少年啊?”

  在南京,像夏淑琴这样的大屠杀幸存者,人数已经不多。1987年全市还有1756人,到1997年有1200人,到2007年,只有400多人。他们以自己的遭遇和遗忘顽强对抗着,构成了这个城市珍贵的记忆。而大屠杀则成了全体南京市民心中永难痊愈的痛,在过去数十年,这个伤口被无数次打开,从教科书事件、靖国神社风波、东史郎诉讼案、李秀英诉讼案、拉贝日记出版,任何与南京大屠杀甚至与日本军国主义相关联的现实事件,都会激起南京人强烈的反应。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自1985年建成后,每逢大屠杀周年祭日,江苏省暨南京市都要在纪念馆广场上举行悼念活动。1985年到2005年,纪念馆接待参观者达1400万人次。2001年12月13日,南京师大主持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南京市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曾去过纪念馆一次或以上。

  被政治遮蔽的大屠杀记忆

  “忘记大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大屠杀”。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诗人伊 利·威塞尔多年前就给人类发出警告。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国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却被一再扭曲。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40多岁的华东装饰材料总厂厂长吴先斌是在1984年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这个时间在他看来,已经比同龄人早了很多。

  在他的印象里,小的时候,教科书里没有提到南京大屠杀,自己也没有看到南京大屠杀遗址。只是在八九岁时,外公带他去汉中门的公共浴室洗澡,告诉他这附近曾经发生过大屠杀,他还是感到难以理解:小时候看的电影里,比如双枪李向阳,《烈火金刚》,都是八路军一枪打倒三个日本鬼子,肖飞买药骑着自行车,鬼子追都追不上,他们这么不禁打,怎么可能来杀我们呢?

  他甚至有些怀疑外公是在骗他。直到1984年,在南京大学电教室,他看到历史系的高兴祖老师,从美国带回来的马吉电影资料时,才知道南京大屠杀是客观存在。但到底政治的因素对南京大屠杀掩盖了多少,后来斥资300万元创办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史料陈列馆的吴先斌并没有研究过。

  对此,南京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认为,南京大屠杀之后,在日军高压恐怖统治之下,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被深深地掩埋在心底。1945年日本投降时,南京市民压抑已久的创伤记忆终于得到释放,人们以最大的热情参与了调查和审判制造南京大屠杀战犯的全过程。但就在人们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时局却发生了惊人的剧变,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其后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又在冷战中拉开帷幕。在政府倡导中日人民友好的主旋律下,以及五六十年代的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南京市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受到政治扭曲。很长时间是淡化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在1950年代的教科书里,提到南京大屠杀,也是把蒋介石不抵抗作为强调重点;在政治挂帅的年代里,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再次受到压抑。

  张连红认为,那段时期,虽然我国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从社会层面上中断了,正当的学术研究无法进行,但是在民间,特别是在幸存者中,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并没有磨灭,反而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因为战争创伤对生活带来的伤害,使他们对于大屠杀的感受更加强烈。1982年,日本教科书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国内否定侵略战争特别是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激起了南京市民的强烈愤慨,他们纷纷给南京市政府、新闻媒体写信,呼吁就南京大屠杀事件编史、建馆和立碑,以纪念死者、教育后人。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提前建成,并作为公共记忆的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据张连红介绍,国内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在1980年代初,主要是为了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当时主要集中在论证上,带有对抗性,并没有太多的史料收集;90年代中期以后,有一个转变,就是从历史悲剧的角度来研究大屠杀,研究造成暴行的社会心理。张连红认为,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只有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才能吸取正确的教训,防止战争的再次爆发。

  对此,吴先斌也有切实的体会。他后来离开学校,做生意,发财,收藏文物。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有关侵华日军的资料,就买下来去请教专家,张连红的一句话,使他再次震惊:我们现在南京大屠杀研究在整体上落后于日本。一个受害国的人,居然研究上不如一个加害国的人?这真是一种耻辱。吴先斌怀着强烈的仇日情绪,从此走上了收集南京大屠杀史料之路,但慢慢地,他和身边的一些人心理上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认真地看待那段历史。

  在他的展馆里,有一组照片,他只要在馆里,就会向人介绍。一幅图片上是日军大野部队的士兵在马路上,用抢来的钢琴即兴演奏的情景。吴先斌说:“会弹琴的人都是文明人,而这些日本兵同时却在做着杀戮的暴行,文明和野蛮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出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张照片虽然不是血流成河,尸骨如山,但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另一幅照片上,是日本人坐在板凳上,悠闲向城市射击的镜头。“战争本来是非常残酷的,你死我活的,却又出现了如此休闲的状态,这些说明了什么?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大屠杀?”

  “中国,你何时向日本开炮?”

  关于南京市民对大屠杀的看法,2001年12月13日,张连红曾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8份。调查显示:对在12月13日南京有人举办婚礼和开业庆典,有216人持反感态度,占总数的52.9%,有126人表示无所谓,39人不反感。有171人表示看到日本旅行团在南京参观访问时,会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占总人数的41.9%,87人表示没有注意这一问题,137人表示不会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在购买和使用日本商品时,有77人表示会联想到南京大屠杀,82人表示偶尔会,232人表示不会和没有注意,占总人数的56.8%,还有17人未表示。至于目前南京市民对大屠杀的看法,张连红表示与2001年变化不大。

  与普通市民温和的态度相比,是网上一些不分地域,和日本右翼言论针锋相对的话语,那是一种藏在民族深处的悲怆与激愤。表达论坛上一则帖子似乎反映了一部分网友的意见:“今天我们全家一起看了第一次由第三方拍的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的残忍和猪狗不如的手段远远超出了我以往的了解,难以想象一个人类社会能做出如此的恶劣事迹。而至今的日本人却还是活在军国主义的阴魂下拒不认罪?我是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说,但我又什么都说不出来,唯一从心里往外冒的是:中国,你何时向日本开炮……是中国的男人,就要时刻准备,时刻准备……向日本进攻。我们会记住:血债要用血来还。”

  12月6日,在民族魂-留言板,另一则《南京恨,何时灭》的帖子则说:“几千万冤魂泣血深仇未雪同胞亲人怎能不作为?倭寇神社参拜恶魔烧灼我心国难日感恩英烈魂!甲午耻,尤未雪!南京恨,何时灭!!!”

  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言论为何在近年有增多之势呢?学者杨文凯在博客中论述相关问题时称,战争结束60余年,中日关系正常化35年之际,在中日关系成功破冰、融冰,终于走出政治坚冰期的一片欢呼声中,中日政府更多地把历史发言权和阐释权放给了民间,留给更多无所顾忌的民族主义者。

  张连红认为,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过激言论,不是他们对历史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在他的采访中,他发现大多数幸存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由对日本仇恨的态度,转为相对宽容。他曾经问一些幸存的老人,你对日本有什么要求?他们一般回答:我年纪都这么老了,赔偿我还有什么用?人的命不可能再活一回,爱情也不可能再回来,就是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了,让子孙后代不要再遭殃。这几乎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这种理解已经超越了个人恩怨。

  “要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

  与此相比,官方对于大屠杀70周年的纪念活动,也更多地体现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意味。在江苏省及南京市举行的系列活动中,包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55卷)发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揭碑,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仪式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最为令人瞩目,有1万多人参加,包括来自7个国家的600名外国人,其中有400名日本民间人士。

  总投资3.28亿元的新馆,也在这一天向社会免费开放。据该馆馆长朱成山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馆总体构思体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空间布局寓意“铸剑为犁”,平面布局体现“和平之舟”,在陈列内涵上也有了大的拓展,在客观记录历史的同时,注重引导观众理性化的思考,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中专门展出了中日关系及和平发展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中日关系和中日间的三个条约,以及中日民间外交、日本对华ODA援助的内容。把拉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李秀英(“要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梅汝璈的话,放在突出位置,引导观众正确看待历史。

  在同一个发布会上,朱成山还回应了日本记者质疑30万死难者的数字问题,称“30万”不是像有些日本人指的,是新中国政府为了外交问题提出的,也不是哪位学者提出来的,更不是中国人虚构的,而是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做出的历史判决,不容推翻。

  12月13日,南京全城有防空警报鸣响,有和平鸽飞起,有黄花盈城祭奠遇难同胞,有宣读南京和平宣言的声音响起。这一天,作为大屠杀民间活动组织者之一,吴先斌不举行纪念活动,他准备邀请幸存者家属来馆里看一看,中午请他们吃一顿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下对历史的纪念。

  他说:我们需要有一点微笑的态度来对待南京大屠杀。这种微笑不是虚伪的微笑,实际上是一种宽容。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信仰,也尊重他人包括日本人的信仰,但是除了各国的信仰以外,我们还要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宽容。

  张连红的一句话,使他再次震惊:我们现在南京大屠杀研究在整体上落后于日本。一个受害国的人,居然研究上不如一个加害国的人?这真是一种耻辱。吴先斌怀着强烈的仇日情绪,从此走上了收集南京大屠杀史料之路,但慢慢地,他和身边的一些人心理上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认真地看待那段历史。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程云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