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农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文化管理运行机制不活,领导重视不够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单一,与市场脱节,与农民的需求脱节,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长期处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态,缺少竞争激励机制。
县、乡村各级领导对经济发展抓得紧,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真正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却很少。许多地方对乡镇、村文化建设“放羊上山,撒手不管”。文化经费投入远远没有达到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农村文化建设严重“贫血”,出现了文化阵地流失,“文化专干不专或没有,文化活动半死不活”,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欠账”越来越多,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新农村建设期待“新农民”
很多农村山大沟深,偏僻边远,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道德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的生存状态;“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幸福观仍然根深蒂固。这种传统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农民在思想素质方面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在加快脱贫致富的同时,还普遍存在着“责权利”不分的问题,农民只是强调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却“忘却了”,等、靠、要的思想还很严重,致富意识、生态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意识还不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思想上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文化基础设施差,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各级财政拮据,农村文化建设欠账大,导致了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资源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同时,乡村文化人才少,文化水平低,长期得不到培训和提高,缺乏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很难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不高,投入远远落后于生产和生活投入,不买书读书,而且还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修庙、跳大神、赌博等腐朽、粗俗、落后的封建文化,对健康向上的优秀民间、乡土文化不能认真地去挖掘、展示,使许多体现民族历史文化、展示乡土情感、具有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的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得不到保护和传承,出现大量的损坏和流失,农民文化精神空虚现象日益凸显。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在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值得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针对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姜应明吴庆辉) (来源: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