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强调政府投入
综合新华社电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部长陈竺向会议报告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
陈竺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政府投入兼顾供需双方
报告在明确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时指出,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陈竺说,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陈竺提出,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责任。政府新增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报告提出,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机构均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相关新闻
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高40元
据新华社电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余功斌26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透露,2008年政府将提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财政补助标准将从现行的40元提高到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从20元提高到40元。
余功斌介绍,目前新农合筹资标准是50元左右,农民个人缴费10元,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补助2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中央和地方的补助标准也是参照新农合的标准,不低于40元。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财力的增强,明年政府将继续提高对这两大医保制度的财政补助水平。
余功斌说,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老百姓没有钱看病的问题。
解析医改新坐标
1、医改指向何方?
[要点]
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报告中明确了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对比:以往我国的医疗体制,基本导向是“抓大放小”,三级以上的城市大型综合医院占用太多的医疗资源,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健全。造成普遍的“看病难”问题。
2、经费从何而来?
[要点]
政府增加投入,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此前,医改争议主要集中在改革医疗体制的核心问题:医疗费用从哪里来?政府投入究竟是直接资助医疗机构(补供方),还是补贴消费者购买医疗保险(补需方)?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对比:我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疗费用的30%以上。以后,政府投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医疗卫生总费中政府投入仅占17.1%,社会和单位负担29.3%,个人负担53.6%.
3、重点如何倾斜?
[要点]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报告指明了政府新增卫生投入的重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报告指出: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办法。
报告表示,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大医院在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对比: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村的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在多方办医的形势下,卫生行业管理未能得到相应的健全和加强,致使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不合理。
4、体系如何完善?
[要点]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报告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补贴需方的核心是为基本医疗保险买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说,国家加大投入,建立全民医保,通过补贴“需方”,让每个百姓通过医疗保险选择医疗服务,促使医疗机构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
对比:医疗保障具有充当保险者和第三方购买者的功能。以往我国医疗保障的保险者、第三方功能发挥有限,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5、医院如何改革?
[要点]
以病人为中心,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关于公立医院的性质和定位,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的责权。
以药养医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报告中提出,要“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降低药品价格”。
对比:以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即财政补助、医疗服务价格收入和药品批零差价收入。但国家对医疗卫生拨款相对额逐年下降,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又不能弥补成本。在这两种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又允许医疗机构以药养医,促使药费增长过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