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龄童被输错血 |
6龄童被输错血 医院如此糊涂让人心惊
澄迈县西达农场一名6岁的男童小佳(化名),两个月多前入住海口某医院。期间小佳需要输血,他本是“A”型血,可医院却误给他输入“AB”型血。针对赔偿数额的问题双方屡次协商不下。1日上午,小佳的父母向本报求助,希望能帮儿子讨个说法。
六龄男童患病入院
小佳今年6岁,刚刚就读小学一年级。他家住在澄迈县西达农场新村队,父母两人平时均靠务农为生。小佳长得活泼可爱,聪明懂事,父母也很疼爱他,一家人过着平淡而温馨的生活。
谁也未曾想到,无情的病魔正悄悄地向小佳袭来。1日上午,据小佳的母亲阿秋介绍,去年9月25日深夜,小佳突然发起了高烧。一开始,她和丈夫以为儿子患上了感冒,便带他到当地门诊打针治疗,小佳很快退了烧。可没过多久,小佳又发起了高烧,如此反反复复多日,父母便带他到县城的医院看病,医院诊断不出具体的病因,就建议他们来海口诊治。10月26日,小佳转入海口某医院儿科治疗。经医生诊断,小佳所患的是“猫抓病”。
“A”型血被输入“AB”型血
小佳入住海口某医院后,当天医生便给他做了体检。阿秋说,当时医生告诉她,小佳有贫血症状,而且身体虚弱,建议给他输血,阿秋和丈夫最终接受了医生的建议。10月29日,医护人员拿来了“AB”型血要给小佳输血。输血前,阿秋和丈夫都表示疑惑,因为10月10日,海南省人民医院也给小佳做了体检,《体验报告单》上则显示,小佳的血型为“A”型。“本来是‘A’型血,怎么转眼又成了‘AB’型?”阿秋和丈夫很纳闷,但因为当时医护人员坚持表示没有错误,他们也就作罢。
据阿秋介绍,10月29日下午1点半左右,输血开始了,可到了3点多钟的时候,她发现小佳身上出现明显的不适,并出现发抖等现象。她赶忙跑去告诉医生,随后医护人员停止了输血,并针对小佳的症状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直到这时,医护人员才知道输错了血。
1日中午,阿秋向记者提供了该医院给小佳出具的两份 《检验报告单》,上面的结果大相径庭:10月26日的《检验报告单》显示,小佳的血型为“AB”型;10月28日,该院出具的另外一份 《检验报告单》,上面则显示,小佳的血型为“A”型。
向院方索赔3万余元未果
阿秋和丈夫认为,小佳被输入了“AB”型血,是由于医院的过错导致,而且人体里被输入了异型血,对身体肯定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事发后,他们找到院方交涉,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几经交涉,双方直到现在没有达成共识。
阿秋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欠下了医院15324元医疗费,如果院方把这笔费用免掉,再拿出1.5万元作为对儿子的赔偿,他们以后将不再追究院方的过错。“可是院方没有接受。”阿秋说,如果自己提出的赔偿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和丈夫将继续通过其他途径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
1日下午,针对阿秋反映的问题,记者咨询了该医院儿科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医护人员给小佳输错血是事实,当时小佳也因此而出现红细胞被破坏的情况,但因为被输入的“AB”型血数量不多,而且发现比较及时,也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对以后应该不会有影响。至于小佳父母提出的索赔问题,该负责人说,小佳父母已经和院方进行了协商,具体结果他还不知情。
本报对此将继续关注。
作者: 宋亮亮 张昌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