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期。前不久,本报开展了一次系列调查,目的是了解民情,剖析文化,为市民过好传统节日提供参考。
去年底,本报编辑部通过书面和网络两种方式,对100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截至1月3日,编辑部已经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6份。整理、分析这些调查问卷,记者发现:第一个被纳入法定假期的清明节,绝大多数市民的过节方式倾向于“家庭短线游”。
第一章:关于清明
提示关于“您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这项调查,有45位被调查对象说“不知道”。这说明,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清明节这个重要传统节日缺少文化上的了解。
清明原本是很一个重要的节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接近,便渐渐合二为一。而关于寒食的来源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被逼流亡。一次,重耳很饥饿,追随者介子推便从腿上割肉,烤熟了,送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但是,晋文公封赏时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隐居。晋文公心中有愧,放火烧山,想逼出功臣介子推。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终不出,而与母亲合抱一棵柳树而死。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放火烧山的这一天被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开始兴起,从而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第二章:追忆往事
提示问卷中,对“以前过清明,哪种方式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调查项,有79人选择“扫墓”,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82%,还有14人选择了“踏青”“荡秋千”两项,占15%。
回忆片段1:放风筝
被调查人:白荣光,男,白领,32岁
10多岁时,一到清明我最喜欢放风筝。我和小伙伴带上在劳作课上自扎的风筝,兴冲冲来到郊外空旷处。风筝升到高空,我的心也跟着升到空中。我们还要比出谁的风筝飞得最高……
回忆片段2:荡秋千
被调查人:徐帆,男,机关干部,44岁
20年前,我们村的年轻人过清明,都是聚在一起荡秋千,看谁荡得最高。荡秋千比赛开始后,男女老少都来看,不时响起喝彩声。可惜,现在几乎看不到秋千了。
第三章:过节计划
提示今年清明,最热的过节方式会是什么?最可能的就是“家庭春游”。有关“过节计划”的调查,主要集中在两条路线上:一条路线就是“亲情路线”,一条是“放松路线”。
“亲情路线”:扫墓祭奠祖先
对“您认为,清明节有了法定假期后,应达到什么目的”的回答,有64人选择了“家人团聚,增进亲情”一项,占67%。对“您最喜欢哪种过节方式,或者您认为哪种过节方式最值得推广”的回答,有58人选择“扫墓,祭奠祖先,联络亲情”,占60%。两项调查都显示,“亲情”拥有绝对优势。
由此可见,在第一个拥有法定假期的清明节,亲人相聚、联络感情已是主题。
“放松路线”:选择出游玩乐
关于“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三天假期,您有什么计划?”,有42人选择“个人旅游或者全家旅游”一项,占43%,是最多的;而选择“祭祖”的有34人,占35%。这表明喜欢旅游,走“放松路线”的人不在少数。
这种过节方式,体现了现代人享受生活的态度,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
两“线”归一:“家庭春游”可能升温
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出:两条“路线”有时候是交汇在一起的。而这种交汇给大家提供的最佳过节方式是:家庭春游。这种方式既能与家人相聚,又可以放松心情。
由此可见,“家庭春游”将是第一个清明法定假期最受欢迎的过节方式。在回答“本报编辑部整理出几种过清明节的方式,您最喜欢哪种”时,有63人选择“清明节春暖树绿,和家人、朋友到野外放松”,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5%。
第四章:各界声音
市民声音:传统节日要体现“公益性”
在调查中,不少人提出一些公益主题。比如:全家人(有孩子的,要带着孩子)到福利院做义工;趁假期组织一些以环保或爱护大自然之类为主题的小型旅游。还有人提倡植树,甚至提出“旅游植树”的想法,理由是“对于下一代具有极好的教育意义”。
商家声音:商家应重视传统节日包装
某商场经理杨光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人不停地在模仿国外的创意,却忽略了自身传统文化的包装,比如商家在清明节没有有清明节特色的商品可卖。“我觉得,商家必须善于改变观念,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内容,以挖掘新的商机,反过来再促进传统节日的宣传与传承。”
专家声音:政府出面营造文化氛围
辽宁大学教授、民俗专家杨泰认为,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期,是一项迟到的举措。
杨泰教授建议,任何活动要想过得有层次、有品位,都离不开政府部门这个主导力量,毕竟民间力量有限。2005年,政府与相关部门在浑河主办了国际龙舟赛,就很好地弘扬了龙舟文化。政府应该多组织类似这样的活动。在传统节日的假期里,浓厚文化气氛的营造还要靠政府,需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鼓励和推动。
本报记者伏桂明通讯员郭瑶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