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良渚,中国古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良渚,中国古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观察记者(见习) 刘 静

  良渚是杭州市余杭区辖下的一个镇,南依人间天堂杭州,北接鱼米之乡湖州,境西有连绵起伏的山丘,东有一望无际的沃野。在汉语词汇中,“良”意为好、佳、美,“渚”意为水中陆地,在当时给这方土地取名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眼中,位于杭州市东北部余杭区境内的良渚就是江南水乡中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了。

  考古探史

  谈到良渚的考古过程,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施昕更。这个当年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是良渚遗址的发现人。

  施昕更原本就是余杭良渚人,他自小就耳闻当地常会出产一些玉石,长大后,他来到西湖博物馆工作,正式接触考古工作。1936年的5月中旬,他在参加一次杭州西北方向古荡的考古发掘时,看到了一件有孔石斧。他惊讶的发现,这石斧和他在邻居家看到的石斧相仿,难道,家乡的土地里也掩埋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施昕更立刻请假回家,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隅隅独行在田埂之上,在泥土中翻来找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施昕更挖到了很多宝贝,不仅有出土较完整的陶壶、陶豆等黑陶制品,还有为数众多的石刀、石锤等石器,更有精美绝伦的玉琮、玉璧等玉器。至此,埋藏几千年的良渚文化终于得以解开面纱,见于世人面前。

  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宽广,影响面北至鲁豫、西进两湖、南抵闽粤台、中心地区则在太湖流域。湖州钱山漾、上海马桥、江苏吴江龙南、张家港鹿苑乡都是著名的良渚文化遗址。当然,其中最著名的还是位于良渚镇。

  有专家学者将良渚遗址分为三类:中心遗址、次中心遗址和普通遗址。在杭州市区西北方向,沿杭州至南京公路,经良渚、长命到瓶窑,其路北为安溪。就在这一片不大的土地上,有一座高约5米、东西90米,南北宽30米左右的土墩,当地人称为反山。这就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

  反山是一座良渚大墓。1971年,反山石墩西面崩塌了一块,露出了大片灰层,考古队员先是在揭去表层后,挖出了十一座东汉时期的小型砖墓。5月28日,东汉砖墓的清理接近尾声,考古队领队王明达决定改用锄头为平铲,以遍仔细观察土质的土色变化。但是,第二天、第三天,本来踌躇满志的考古队员在时间的流逝中一无所获,王明达也承载着沉重的压力。第四天下午,天色黑沉沉的,但土坑里终于有了动静,一块粘有玉粒和漆皮的土块被考古队员发现,王明达惊喜地爬下坑里,又在坑的中部摸索,随着土层的剔剥,一件玉琮呈现在人们眼前。要知道,玉琮是大型的玉制礼器,并不是所有的良渚文化墓葬里都能见到它的踪影,可见,反山遗址是多么的重要!

  反山第一座大墓发掘成功后,之后的工作便顺利了很多,两座、三座、四座,经过5个月的发掘,反山共出土了11座大墓,而各种随葬品也达到一千二百多件,其价值之高、意义之大,是在良渚之前的发掘中前所未有的,很显然,反山墓主人的身份是十分尊贵的,这就是现在学界猜测的“皇陵”所在地。

  既然有了“皇陵”,当然还应该有“皇宫”和祭祀台,因为这些都是考古历史上的规律性建筑。1987年,位于反山大墓不远的安溪溪湾村的瑶山,发生了大规模的盗挖玉器事件,为了保护遗址,考古队开始了对瑶山遗址的抢救性发掘。

  瑶山遗址是一座表面为漫坡状的土丘,它的中心是一个大型的祭坛,周围分布着十二座墓葬,祭坛平面呈正方形,由里到外以三种土质构成,最里面是一座红烧土台,中间一层是灰色土沟,外面是散见于台面的砾石层。虽然对于祭坛和墓葬之间的关系学界还有争论,但瑶山的祭祀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在距今的5300—4200年前,良渚国古代祭祀和贵族首领们就是在这个地方祭天礼地,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那么巍峨的“皇宫”建造在哪里呢?目前也推测它就是瓶窑104国道旁边的大观山果园下面的莫角山遗址。中国著名考古专家严文明先生就曾经路过此地时站在果园门口说:“这就是良渚遗址的中心!”莫角山遗址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这片区域里有三个高出平面的大土台,居东的称大莫角山,南面的称为乌龟山,北面的称为小莫角山,三台鼎立,均为夯筑而成。据学界推测,莫角山遗址上原来应该建造着大型建筑,大莫角山上很可能是祖、社一类的礼仪性建筑,而乌龟山、小莫角山南北相向,可能构成建筑群的中心线,如此宏伟巨大的建筑群,证明这里存在着凌架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莫角山遗址上应该是座“皇宫”。

  玉器时代的文明图腾

  在良渚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就是品种繁多的珍贵玉器,参观者无不对良渚先民们巧妙的制造技术和琢玉工艺水平所折服。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一种以稻作渔捞为主的原始农业文化。中国是一个很早就崇尚玉器的国家,良渚玉器虽然不是最早的玉器,但因为其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和制造水平高超等特点,使得在良渚文化时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玉器文化。

  良渚玉器虽然种类繁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件:玉钺、玉璧和玉琮。

  先说玉钺,它是用玉石制作的大斧子。斧子本来是用于砍伐树木,在原始战争中,斧子又是一种武器。然而,从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玉钺,则让人费解,因为它刃部上面未曾发现使用过的痕迹,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现在普遍的说法,认为玉钺多是一种军权和王法的象征,《史记》载“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在反山墓地中发现的玉钺,墓主人左手执柄端,钺身与肩平,这似乎就是“仗钺”和“把钺”的姿势,可见,钺实际就是一种掌权的象征。

  再说玉璧,它是一种中间有孔的圆而扁平的玉器,玉璧的形制是有严格规定的,四周的宽边正好是孔直径的一倍左右,符合这样规定的才能叫做玉璧。从墓葬的出土情况来看,墓主人身下的玉璧制作精美,器形完整;墓主人腿部叠放的玉璧则制作粗糙,而且有缺损,分级明显。

  最后说玉琮,玉琮的造型十分奇特,立柱型,上下连通,外方内圆,外壁雕刻着神像图案,并像竹子般分节,少的一节,多的有十五节,最高可达36厘米。在玉琮表面,大都雕刻着一张类似的神人兽面像,这是由两张脸组成的,上部的是人脸,下部的是兽脸,但却组合得完美无缺,因为这张图案总是在出土的玉器上重复出现,因此被看做是良渚古代部族的神徽,代表着人兽神灵,即具有人的聪明智慧,又具有兽的强悍威猛。

  相比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谜团,更让人惊奇的则是它们的制造方式。在反山出土的一件大玉琮上,雕刻线条纤细如发丝,最精绝一处竟然在一毫米的宽度内刻出了四、五条线来,让人叹为观止。要知道,玉是一种坚硬的矿石,而良渚时代还是一个不会冶炼硬金属的时代,工匠们到底是如何做出这些精美的玉器的呢?难道这真的是外星人赐予良渚先民先进的工具?

  其实,不只是玉器,良渚先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让人叹服的发展水平。良渚先民发明了专门的工具“耜”和“犁”来进行农耕,饲养猪当作食物,编织麻布制作合体的衣服,这些先进的技艺,和玉文化一样,都像一座座丰碑,昭示着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

  瞬间消失的未解之谜

  良渚文明虽然拥有着数不清的珍贵文化宝藏,但它的无缘消失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严重影响了对它价值的判定,因为一种没有连续性的文化,它的影响力是会大大降低的。

  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良渚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然而在这段时期,良渚文化突然销声匿迹了,许多年之后,这一地区的文化则被称为吴越文化,从考古学上来看,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

  那么,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到底流向了何方?这一直都是困扰考古界的一大疑团。

  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海侵造成的文化消亡;二是洪水灾害说;三是战争说。

  海侵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前后,正处于良渚文化晚期,全球发生了气候变迁,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摧毁,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没有了生存之地,或迁移或死亡,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也就这样给海侵摧毁了。

  洪水说认为,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雨量明显增多,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

  战争说认为,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大地盘和人口,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糜,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讧和各立山头的局面产生,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抵挡不了外敌的入侵,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良渚是杭州市余杭区辖下的一个镇,南依人间天堂杭州,北接鱼米之乡湖州,境西有连绵起伏的山丘,东有一望无际的沃野。在汉语词汇中,“良”意为好、佳、美,“渚”意为水中陆地,在当时给这方土地取名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眼中,位于杭州市东北部余杭区境内的良渚就是江南水乡中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了。

  考古探史

  谈到良渚的考古过程,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施昕更。这个当年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是良渚遗址的发现人。

  施昕更原本就是余杭良渚人,他自小就耳闻当地常会出产一些玉石,长大后,他来到西湖博物馆工作,正式接触考古工作。1936年的5月中旬,他在参加一次杭州西北方向古荡的考古发掘时,看到了一件有孔石斧。他惊讶的发现,这石斧和他在邻居家看到的石斧相仿,难道,家乡的土地里也掩埋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施昕更立刻请假回家,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隅隅独行在田埂之上,在泥土中翻来找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施昕更挖到了很多宝贝,不仅有出土较完整的陶壶、陶豆等黑陶制品,还有为数众多的石刀、石锤等石器,更有精美绝伦的玉琮、玉璧等玉器。至此,埋藏几千年的良渚文化终于得以解开面纱,见于世人面前。

  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宽广,影响面北至鲁豫、西进两湖、南抵闽粤台、中心地区则在太湖流域。湖州钱山漾、上海马桥、江苏吴江龙南、张家港鹿苑乡都是著名的良渚文化遗址。当然,其中最著名的还是位于良渚镇。

  有专家学者将良渚遗址分为三类:中心遗址、次中心遗址和普通遗址。在杭州市区西北方向,沿杭州至南京公路,经良渚、长命到瓶窑,其路北为安溪。就在这一片不大的土地上,有一座高约5米、东西90米,南北宽30米左右的土墩,当地人称为反山。这就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

  反山是一座良渚大墓。1971年,反山石墩西面崩塌了一块,露出了大片灰层,考古队员先是在揭去表层后,挖出了十一座东汉时期的小型砖墓。5月28日,东汉砖墓的清理接近尾声,考古队领队王明达决定改用锄头为平铲,以遍仔细观察土质的土色变化。但是,第二天、第三天,本来踌躇满志的考古队员在时间的流逝中一无所获,王明达也承载着沉重的压力。第四天下午,天色黑沉沉的,但土坑里终于有了动静,一块粘有玉粒和漆皮的土块被考古队员发现,王明达惊喜地爬下坑里,又在坑的中部摸索,随着土层的剔剥,一件玉琮呈现在人们眼前。要知道,玉琮是大型的玉制礼器,并不是所有的良渚文化墓葬里都能见到它的踪影,可见,反山遗址是多么的重要!

  反山第一座大墓发掘成功后,之后的工作便顺利了很多,两座、三座、四座,经过5个月的发掘,反山共出土了11座大墓,而各种随葬品也达到一千二百多件,其价值之高、意义之大,是在良渚之前的发掘中前所未有的,很显然,反山墓主人的身份是十分尊贵的,这就是现在学界猜测的“皇陵”所在地。

  既然有了“皇陵”,当然还应该有“皇宫”和祭祀台,因为这些都是考古历史上的规律性建筑。1987年,位于反山大墓不远的安溪溪湾村的瑶山,发生了大规模的盗挖玉器事件,为了保护遗址,考古队开始了对瑶山遗址的抢救性发掘。

  瑶山遗址是一座表面为漫坡状的土丘,它的中心是一个大型的祭坛,周围分布着十二座墓葬,祭坛平面呈正方形,由里到外以三种土质构成,最里面是一座红烧土台,中间一层是灰色土沟,外面是散见于台面的砾石层。虽然对于祭坛和墓葬之间的关系学界还有争论,但瑶山的祭祀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在距今的5300—4200年前,良渚国古代祭祀和贵族首领们就是在这个地方祭天礼地,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那么巍峨的“皇宫”建造在哪里呢?目前也推测它就是瓶窑104国道旁边的大观山果园下面的莫角山遗址。中国著名考古专家严文明先生就曾经路过此地时站在果园门口说:“这就是良渚遗址的中心!”莫角山遗址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这片区域里有三个高出平面的大土台,居东的称大莫角山,南面的称为乌龟山,北面的称为小莫角山,三台鼎立,均为夯筑而成。据学界推测,莫角山遗址上原来应该建造着大型建筑,大莫角山上很可能是祖、社一类的礼仪性建筑,而乌龟山、小莫角山南北相向,可能构成建筑群的中心线,如此宏伟巨大的建筑群,证明这里存在着凌架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莫角山遗址上应该是座“皇宫”。

  玉器时代的文明图腾

  在良渚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就是品种繁多的珍贵玉器,参观者无不对良渚先民们巧妙的制造技术和琢玉工艺水平所折服。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一种以稻作渔捞为主的原始农业文化。中国是一个很早就崇尚玉器的国家,良渚玉器虽然不是最早的玉器,但因为其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和制造水平高超等特点,使得在良渚文化时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玉器文化。

  良渚玉器虽然种类繁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件:玉钺、玉璧和玉琮。

  先说玉钺,它是用玉石制作的大斧子。斧子本来是用于砍伐树木,在原始战争中,斧子又是一种武器。然而,从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玉钺,则让人费解,因为它刃部上面未曾发现使用过的痕迹,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现在普遍的说法,认为玉钺多是一种军权和王法的象征,《史记》载“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在反山墓地中发现的玉钺,墓主人左手执柄端,钺身与肩平,这似乎就是“仗钺”和“把钺”的姿势,可见,钺实际就是一种掌权的象征。

  再说玉璧,它是一种中间有孔的圆而扁平的玉器,玉璧的形制是有严格规定的,四周的宽边正好是孔直径的一倍左右,符合这样规定的才能叫做玉璧。从墓葬的出土情况来看,墓主人身下的玉璧制作精美,器形完整;墓主人腿部叠放的玉璧则制作粗糙,而且有缺损,分级明显。

  最后说玉琮,玉琮的造型十分奇特,立柱型,上下连通,外方内圆,外壁雕刻着神像图案,并像竹子般分节,少的一节,多的有十五节,最高可达36厘米。在玉琮表面,大都雕刻着一张类似的神人兽面像,这是由两张脸组成的,上部的是人脸,下部的是兽脸,但却组合得完美无缺,因为这张图案总是在出土的玉器上重复出现,因此被看做是良渚古代部族的神徽,代表着人兽神灵,即具有人的聪明智慧,又具有兽的强悍威猛。

  相比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谜团,更让人惊奇的则是它们的制造方式。在反山出土的一件大玉琮上,雕刻线条纤细如发丝,最精绝一处竟然在一毫米的宽度内刻出了四、五条线来,让人叹为观止。要知道,玉是一种坚硬的矿石,而良渚时代还是一个不会冶炼硬金属的时代,工匠们到底是如何做出这些精美的玉器的呢?难道这真的是外星人赐予良渚先民先进的工具?

  其实,不只是玉器,良渚先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让人叹服的发展水平。良渚先民发明了专门的工具“耜”和“犁”来进行农耕,饲养猪当作食物,编织麻布制作合体的衣服,这些先进的技艺,和玉文化一样,都像一座座丰碑,昭示着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

  瞬间消失的未解之谜

  良渚文明虽然拥有着数不清的珍贵文化宝藏,但它的无缘消失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严重影响了对它价值的判定,因为一种没有连续性的文化,它的影响力是会大大降低的。

  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良渚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然而在这段时期,良渚文化突然销声匿迹了,许多年之后,这一地区的文化则被称为吴越文化,从考古学上来看,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

  那么,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到底流向了何方?这一直都是困扰考古界的一大疑团。

  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海侵造成的文化消亡;二是洪水灾害说;三是战争说。

  海侵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前后,正处于良渚文化晚期,全球发生了气候变迁,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摧毁,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没有了生存之地,或迁移或死亡,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也就这样给海侵摧毁了。

  洪水说认为,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雨量明显增多,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

  战争说认为,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大地盘和人口,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糜,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讧和各立山头的局面产生,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抵挡不了外敌的入侵,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明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