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出通知端正会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向办公厅说明原因,最迟应在会前15分钟履行报到手续。严禁随意离开会场,不准在会场内抽烟,不准接听和拨打手提电话,不得从事与会议无关的其他事情,严禁在会场打瞌睡。
凡受到通报批评的,当年不得评为先进。(见1月15日《信息时报》)
这是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一方面,它切中时弊,直击当下的会风问题;另一方面,又让人难免生出感慨:不得在会场吸烟、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打瞌睡……这怎么看怎么像是中小学老师在维护班级课堂秩序,但通知的对象却是一群大人———有资格参加省里重要会议的干部,一群被视为精英的人物。
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很多会开得没意思,没实际内容,懒得认真听。很多时候这成为为自己推脱的借口。因为按照组织程序,对于一些无用的会,参会者有按照组织渠道提出意见的权利。因此,我以为,会场交头接耳、接听手机、迟到早退,更多还是个人素质问题。如果说因为会议无聊,就用这些不文明的方式来“抵制”,这未免有些阿Q精神了———会开成什么样与用怎样的态度去开会,并不完全是一个问题。
据说该省发整顿会风的文件事出有因,是因为在此前的一次省委全会上,竟然缺席了52人,其中25人没有说明缺席原因,6人未办理任何请假手续,省委书记当场就震怒了。
相信有了这样的“硬茬文件”,一段时间里保持较好的开会状态应该没有问题,毕竟被通报批评就不得评先进,还会成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单纯依赖纪律约束,只能治标,无法治本,如何让这样的会风整顿辐射到基层部门是个问题,如何让这样的整顿长期起作用也是个问题。
因此,在轰轰烈烈整顿会风的时候,不要忘了对社会公共礼仪教育的关注———每个人都懂得如何遵守最基本的秩序,才不会闹出“领导干部像学生一样被要求怎么开会”这样的笑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