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发源于中国,传到西方以后逐渐普及,最近几年又“内销”回国内,成为得到许多人青睐的健康食品。经过不懈探索,中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燕麦,据记者了解,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燕麦将会在国内实现规模化种植。
新型燕麦解决难题 安成信是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荒漠化不但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且已经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治理荒漠化环境,就必须退耕还林或还草,但又会影响粮食保障,这似乎是个恼人的两难问题。不过,中加双方研制的新型燕麦,将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副秘书长熊定国告诉记者,新研制的燕麦适应性强,不与小麦、水稻等争夺耕地,有助于我国在现有耕地水平基础上提高粮食产量。这种燕麦还具有耐寒冷、耐干旱、耐土地脊薄、耐适度盐碱特点,因此可以利用盐碱地、沙荒地来直接种植。同时,该燕麦品种在生长期间还能起到治理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的作用。
安成信曾亲自尝过在盐碱地上种植的这种燕麦秸秆,发现味道是咸的,说明它能大量吸收土地中的盐分。而且新型燕麦生长的地方,其周围的杂草也长得非常好,可见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加籍华裔促成合作 中加两国10余年的燕麦推广合作研究,是由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中加农业科技合作主管,加籍华裔周坚强博士一手促成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育种专家、“燕麦之父”布罗斯教授告诉周坚强,他所研究的一些燕麦品种的“老祖宗”,就是从中国来的。这番话让周坚强开始思索:中国是燕麦的发源地,而现在中国人却很不了解燕麦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如果和中国合作种植燕麦,潜力一定很大。周坚强随后推动中加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把加拿大的燕麦品种系统引入中国。自1996年起,有关专家开始在吉林白城等地种植燕麦。
周坚强对记者说:“最早来到中国开展合作的时候,我只觉得燕麦种植潜力很大,但随后发现,两国的条件有很大差异。加拿大的水土好,而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多,因此需要致力于研究不断发现的新问题。”回到加拿大后,参加项目的加拿大专家就开始不断地查找资料,与中国专家探讨研究方案。那段时间,周坚强的脑子里天天想的就是燕麦,经常工作到很晚。
随后的研究中,两国专家突破了许多难题,比如把燕麦种在盐碱地、沙漠、干旱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燕麦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新的发现让大家都非常兴奋,因为“我们中国的国土是不可能再发展了,惟一的潜力就是把荒漠变成良田。”周坚强说。
燕麦改善盐碱地 用了大约10年时间,中加两国科研人员探索燕麦的适应性、在苛刻条件下的生长以及它对盐碱土壤、风沙、干旱等生态的影响。负责这个项目的两国专家引进加拿大的新品种,与中国的原有燕麦品种进行杂交,在吉林白城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此前这里还从来没有种过燕麦。
周坚强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到白城时的景象:“一片荒凉的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只有一些低矮的芦苇,到处是碱包。风一吹,黄沙漫天,在地上抓起一把,全是沙”。周坚强和中国方面的专家一心扑在研究上。多年耕耘之后,终于在这样的土地上让燕麦扎下了根,而且还改善了当地的土壤环境。
原先在白城退化的草原上,1公顷土地只能生长1-1.5吨草料,而现在可以出产10吨草料。根本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每亩能长200多斤燕麦。2001年,白城很多地方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许多农作物都纷纷因干旱枯死了,但是中加合作的实验燕麦还活着。
周坚强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又要发展畜牧业、农业,又想保护生态,相互矛盾的两个目的被燕麦解决了。”
熊定国说:“白城的盐碱地是比较典型的苏打型盐碱地,也是最难以治理的,如果白城的盐碱地能彻底治理好,世界上就没有治不好的盐碱地了。”
现在,中加两国专家新培育的燕麦品种在东北地区能种植两季,而以前中国双季稻最北线就到北京八达岭附近。这些燕麦品种把我国双季种植作物的界线向北推移了近1000公里。在白城3500亩盐碱地上,新型燕麦种植成功。
要打造燕麦产业带 燕麦新品种虽然在白城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绩,但在全中国荒漠化的土地上种植燕麦,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燕麦新品种在干旱、盐碱、风沙的地方都表现出了潜力,但知识积累和技术积累还不太充足。尤其在抗风蚀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盐碱地的类型、耐盐碱的程度、燕麦最佳产量,燕麦系统的栽培管理措施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也是他们2008年要重点研究的工作。
周坚强对记者说,从科技角度看,中加目前的合作已经非常好了,再要深入,就是让燕麦种植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项目真正发挥它的效用。他说:“中国目前有26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每年还在以3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散。现在需要的就是产业化,全社会动员起来一起干。”
据记者了解,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正在积极推动燕麦新品种种植的产业化。该基金会副秘书长熊定国说:“我们要用10年时间,在中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燕麦产业带。”
新闻延伸:两国科学家惺惺相惜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中加两国科学家在研制燕麦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深厚友情。在与加籍华裔科学家周坚强的越洋电话采访中,他反复提到了自己在国内的合作伙伴胡跃高教授和白城农科院的副院长任长忠。他动情地说:“我们真是在与天地斗啊。在沙丘上面实验了多少次,燕麦才长出来,那些沙子都是流动的,现在燕麦把沙子固定住了。这都和中国合作伙伴的敬业分不开,白城农科院的副院长任长忠,生病了打着吊瓶还在田里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
胡跃高告诉记者,加拿大的科学家每年都要到中国来两三次,少的时候呆上二三周,多的时候要呆一两个月,加拿大的科学家不但敬业,而且是真诚地想把加拿大培育出的燕麦品种和加拿大在种植燕麦方面的经验带到中国,让燕麦在中国开花结果。年过70的“燕麦之父”布罗斯教授连续八九年到中国来,指导燕麦的种植生产。每一次到中国都非常辛苦,大热天自己到野外的地里一片地一片地仔细考察,早上7点出门,一跑就是9个小时,中午顾不上吃饭,就随便吃点东西来充饥。加拿大同伴的敬业让中国科学家非常感动。(李静)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