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骆毅
不寻常的冬天
1月23日和25日,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出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产煤省(区、市)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坚决纠正对所有煤矿一律停产的消极做法,同时要求各地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定和实施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
除了交通部正在紧急调拨包括中远在内的海外运力以外,铁道部表示在大秦、京广、京九等干线上现在每天都增开100趟列车抢运电煤。
这个冬天被惊醒了。
来自电监会的最新消息,1月22日,国家电网系统仍有9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其中,江苏、湖北、河南、四川、陕西等五省是因电厂缺煤停机,而其余四省则是由于风雪导致线路受损或本身装机容量不足造成。
1月24日,由于遭受大面积凝冻灾害,贵州宣布进入大面积二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由于线路受损严重,22日下午至23日,贵州全省被迫停止供电的县区市一度达到17个。
据了解,中国铝业(33.44,0.82,2.51%,吧)贵州分公司和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7年12月开始限电生产,1月23日基本停产。目前还不能确定什么时候恢复生产,损失也正在计算之中。
据了解,目前全国日供电煤约199万吨,日耗电煤约232万吨,日均电煤缺口大约33万吨。由于电煤供应不足,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
"天公不作美"成为山西、陕西、湖北等省份对外界给出的解释之一。
但在气候因素之外,还有着众多人所不知原因。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一位人士称,地方"两会"期间,各产煤省份出于谨慎考虑,对安全事故特别小心,往往是一个煤矿关停导致整个地区整顿,煤炭产量因而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河南、山西、陕西省政府为了优先保证省内企业用煤,被迫采取措施限制煤炭资源跨区域流通以及大面积煤化工上马亦不可避免地分流了部分煤源。
应建立煤炭储备机制
煤电紧张几乎成了近几的冬夏的常态,那么相关部门是否每年都要在电煤紧张局势加剧之后再行挽救?中国到底有没有一种常效机制来缓解这一现象?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财务研究所周城雄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建立有效的煤炭储备机制的时候了。
"物资储备的意义不应当是应对物资的匮乏,而应当是调节市场,防止突然市场波动。当煤炭价格突然上涨导致囤煤现象出现时,抛售储备煤炭可以有效缓解供应紧张局面,打击囤积行为。"周城雄在其文章中表示。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对此表示赞同,"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考虑建立战略煤炭储备机制。"
华东煤炭销售联合体秘书长郑勇表示,煤炭也是一种战略性物资,其重要性和石油一样重要。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煤炭虽然不能长期储备,但仍具有战略性储备的价值。"武承厚说。"储备机制可以确立国家和企业两级储备主体。而煤炭储备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源储备,即封存一些煤炭资源;另一种则由电厂等用煤企业自行储备。"
郑勇说,此次电煤危机折射出的一个问题之一就是电厂的煤炭储备意识并不强。
"电厂还是延续着他们的垄断性作风。榆林等地的煤化工企业一般和煤炭企业沟通良好,而电厂往往对困难预计不足,没有积极性。"
郑勇说:"现在提出的20天煤炭储备的时间是偏低的。考虑到夏天的用电高峰期往往长达1个多月,而我国的煤炭运输条件较差,2个月的时间比较合适。"
周城雄还认为,煤炭期货市场也应该作为市场化调节的手段予以重建。"如果建立煤炭期货市场,可以使得电力企业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手段,锁定成本和利润,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