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月28日电(记者苑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宣布:一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宋代至明代窑址群日前在四川乐山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在四川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窑址群。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这处窑址群是在乐(山)宜(宾)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已初步定名为“西坝窑址”。
窑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建益村、庙沱村一带,长约1500米,宽约100米至35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大致分布在岷江一级支流沫溪河右岸的山坡上。
1月2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乐宜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古代窑址,该院考古调查队随即对窑址进行了详细调查。27日,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10多名文物保护、鉴定、考古专家,对“西坝窑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
高大伦称,目前仅在乐宜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内的窑区就初步发现了4座马蹄形窑址,并采集到了大量瓷片和窑具标本。器形有碗、盘、盏、罐、豆、盆、擂钵、器盖等生活器皿,器物釉色有黑釉、褐釉、青黄釉、白釉黑金等,以黑釉、褐釉为主。此外,考古人员除发现了有明显元代风格的鸡心底碗、双耳瓶、高足杯等器物外,还发现了少量的明代白釉生活用瓷。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介绍说,以前在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都发现过窑址,“西坝窑址”是在岷江流域乃至川南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陶瓷窑址,并且是目前国内认定元代瓷器较多的一处窑址。
专家们经过论证,初步断定“西坝窑址”中大部分窑址的时代为宋、元、明时期,并认为该窑址群分布范围大、文化堆积层厚、延续时间长,对研究四川地区宋元时期的窑业生产状况、政治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陶瓷考古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
高大伦表示,建设中的乐宜高速共有两段路基由北而南纵贯“西坝窑址”,面积约3.2万平方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对现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西坝窑址”的分布范围等进行彻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