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明)已经下岗几年的徐英,一直盼望有个稳定的工作,不用到处漂泊打工。如今,徐英已成为天津市河东区富民东里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的一名代办员。现在她每天出班两次,穿梭在小区里,为周围的邻居投送报刊、邮件。
近两年来,天津市邮政公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积极开展邮政进社区工作,将完善邮政服务网络与帮扶下岗失业人员紧密结合起来,安置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目前,天津市社区邮政服务中心已达到866处,覆盖社区1078个,安置下岗职工近千名。
为了支持邮政进社区工作,天津市政府将社区邮政服务工作岗位认定为公益性岗位,要求社区邮政服务网点的场地由各区(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无偿提供,可设在社区门卫或收发室、物业附属房、社区服务站等处,面积一般在30至50平方米。市邮政公司负责提供邮政标识、自行车、分拣桌等相应的设施、邮政专用工具和用品。
尽管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的场地各不相同,但人们每天都能见到这些统一着绿色标志服、骑自行车的社区邮政代办员。由于这些代办人员均来自社区,对社区情况十分熟悉,而且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对白天不在家的收件人可以利用晚上直投到户,从而大大提高了投递的准确率和及时率。
天津市邮政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邮政服务网点工作岗位全部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并优先安排持有天津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一经录用,这些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该市最低工资标准,并为其接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关系以及缴纳工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