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2月10日电 (记者曹国厂)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现今许多城市居民过年时依然传承着祈求农业丰收的旧年俗,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里的“新年俗”正逐渐形成。
据介绍,“新年俗”首先表现在大采购。过去的“忙年”有劳动、采购两大内容,现在城市里基本没有了碾米磨面、蒸年糕等劳动,衣服也大多不再自己动手去做,普遍转变成了上街采购。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往往顾客摩肩接踵,“日进斗金”。
以前每逢春节,节前人们都会囤上近一个月的年货,而现在许多商店、超市大年三十、初一照常营业,新鲜蔬菜随吃随买,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所以囤年货的民俗逐渐消失。
“敬神”少了与“祭祖”多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内45个城中村以前多数百姓祭天地众神,如今虽然也有,但是现在“敬神”者越来越少,“祭祖”者(包括陵园祭祖、回乡祭祖)等越来越多。这反映了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
看春节晚会成了一个新民俗。大年三十晚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普遍乐于观赏的节目。除夕夜,大部分家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饮酒吃年夜饭嗑瓜子,一边谈天说地,家庭亲情浓浓,笑声不断。
拜年方式有所变化。以前多以邮寄贺年卡片为主,这需要提前一个礼拜乃至十天半月就要发出祝福。而现在主要是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通讯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给人们互送祝福提供了方便。
由“人拜神”向“人拜人”转变。古时“人拜神”为第一,因为人们祈求神灵的保佑,现在市场经济发达了,人们观念也随之更新,由“人拜神”转变为“人拜人”。上至中央、下至乡村的各级领导看望军烈属、困难职工、贫困地区群众,也逐渐成为新年俗的一种。
回乡过年。许多城市居民的“根”都在农村,过年时回老家与父母团聚十分普遍,特别是近年来当兵转业、大学生就业和一大批个体户,以及中国庞大的打工族,大多都要回家过年。在石家庄市,“根”都在农村的城市居民就有50多万人。
年夜饭餐厅化。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一家老少,去饭店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吃一顿,已经不是稀罕事。现在中国城市大中饭店、商场、超市过年不闭店,正是适应了现在市民生活理念和风气的变化,形成了城市商业经济的黄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