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记者张洪河)由窃电造成的高网损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难题,为此,在国家电网公司等部门的支持下,河北保定三川电气有限公司以郝玉山博士带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反窃电技术———用电监察系统的研发。这套系统经过现场试运行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能够降低高损线路线损5%至10%,防损效果显著。
”
据了解,这套用电监察系统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反窃电算法”,能够准确实时在线给出窃电位置、窃电量及随时变化规律,并不受窃电户数量、手段和方法的影响。同时,目前我国对用电量统计基本处于人工抄表方式、劳动效率低下,而这套系统具有实时自动抄表功能,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此系统还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经测算,对于线损率25%以上的线路,投资回收期为半年,按5年设备寿命计算(设计为8年),投资回报率超过1000%;对于线损率15%的线路,投资回收期为一年,投资回报率500%。
有关专家介绍,我国能源消费形式中,以电能消费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将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而我国无谓的电力耗能惊人,特别在网损方面更是多年居高不下。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高的网损呢?窃电是重要因素之一。据保守估计,全国每年因窃电损失至少在200亿元。长期以来,窃电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供电部门。对此,2006年,国网公司开展反窃电专项活动以降低网损,并将旨在量化管理和降低网损的“SG186工程”列入“十一五”规划。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降低网损更是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