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严重伤害难谈赔偿
据刘建林介绍,他的父母被羚牛顶死后,当地政府给了3000元的丧葬费,以困难补助的名义给了6000元,还有1200多元的财产损失赔偿。
陕西林业厅保护处介绍,我国《野保法》第十四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该条款没有实施细则。2004年,陕西制定了《补偿办法》,从2005年开始执行。2005年起,陕西省、市、县三级财政对此进行赔偿,如造成死亡,赔偿标准是陕西上年全省农村平均年收入的20倍。但善后经费的来源,一直是林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赔偿一般无从说起。
羚牛9年导致206人伤亡
独牛发怒会杀人,在秦岭是一个老话题。根据陕西省林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现在,秦岭羚牛伤人事件已发生155起,造成了22人死亡,184人受伤。其余农作物和财产损失不详。
“本地人对羚牛是爱恨交织。羚牛和大熊猫一样,都是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国宝。但持续增加的种群和连续的伤害事件,又让当地人谈牛色变。打不得,打了国宝要坐牢。”佛坪国家级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如是说。
羚牛一般不伤人,伤人的一般是失群的独牛。特别是在发情期,或被人为打扰时,容易攻击人。
雪中寻牛
在一个转弯处突然与一头成年独牛遭遇。幸运的是这头牛没有攻击我们,而是调头向山头跑去。
记者与羚牛深山遭遇
1月31日,在50年难遇的雪灾中,本报记者赶赴秦岭深处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凉风垭段,实地调查。龙草坪村支书帮记者寻找了三名有经验的猎人,带记者上山。据介绍,山上气温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羚牛是越冷越往山上走。
大雪封山,秦岭深处难见人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不久,新鲜的羚牛脚印就在路边出现。中午1时许,在距凉风垭口3公里处,我们在一个转弯处突然与一头成年独牛遭遇。幸运的是这头牛没有攻击我们,而是调头向山头跑去。看似笨重的身躯,在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短短几分钟,就消失在丛林中。
继续攀登2公里,在一处叫偏岩的地方,另一头羚牛在山坡上出现。顺着足迹追去,在半米厚积雪掩盖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大片已被连根啃食的蛇草。向导说,蛇草是羚牛、野羊、野兔等最喜欢的食物。但在这一带,山中无老虎,羚牛称王。羚牛成了这片山坡的主人,直到啃食光食物,就继续找下一个食物来源。
羚牛与大熊猫争食
大雪天的秦岭食物有限,向导介绍,羚牛的另一个主要食物就是树皮。当食物短缺时,他们就将一棵棵碗口粗的树推倒,啃食树皮。我们在现场看到,一大片被推倒的树干上留下的是羚牛深深的牙印。向导说,一开春,这些没有树皮的树就死了。另外,在现场我们还发现因食物短缺病冻而死的棕羊。
向导说,一到开春,成群结队的羚牛就会下山来,顺着草木发芽的顺序,从山脚一路啃食到山顶。他所见到的大群羚牛有上百只。所过之处,象扫荡一样,植被一片狼藉。
保护区的同志介绍,对植被的破坏并不是让他们最头疼的问题,羚牛最喜欢的就是刚长出的竹笋,竹子冒笋的季节,上百头的牛群会迅速赶来,将原本是大熊猫的美食竹笋一扫而光,不断膨胀的牛群和熊猫争食现象,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担忧。
牛灾之谜
秦岭羚牛的问题,可以说就是老虎的问题。秦岭原来是有老虎的,真正能捕杀羚牛的,只有老虎。
羚牛数量 谁都说不清
秦岭现有多少头羚牛?一种说法是整个秦岭有5000头羚牛,而国家林业局野保司则称一个片区就多达5000多头。陕西省林业厅坦言,确实没有对羚牛的种群进行详细统计,事实上也无法统计。佛坪的羚牛承载上限是多少?陕西林业厅说,至今也无人做系统的研究。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密集的种群对植被造成了破坏,破坏程度,未知。
陕西林业厅野保处处长王万云说,禁猎和退耕还林后的生态恢复导致秦岭羚牛数量激增。但由于秦岭原来的生态平衡已被人为打破,羚牛成灾早在几年前就是一个大问题,已并成为陕西兽害之首。
他介绍,在秦岭里,力大无比,弹跳力很好的羚牛很少有天敌,秦岭里比较常见的食肉动物豹子一般不是羚牛的对手。没有在顶端食物链的大型食肉动物,羚牛数量激增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介绍,以前有人曾经提出引进老虎等天敌的问题,但无可操作性。前两年,国家林业局试图进行有偿狩猎解决羚牛激增的问题,但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人工淘汰首先遭遇法律难题。
有人正在建议降低这个一级国宝的保护级别,能否通过还不得而知。
山中无老虎 羚牛成灾
具体到羚牛的种群与生态平衡,中科院专家宋延龄教授正在对此做详细的研究。宋延龄肯定地说,秦岭羚牛的问题,可以说就是老虎的问题。秦岭原来是有老虎的,真正能捕杀羚牛的只有老虎。其余的,如豹子,黑熊,因个体小,能捕杀的只有羚牛的幼崽,一旦羚牛成年,就能称霸秦岭。
宋教授称,秦岭里可调节食物链稳定的老虎种群没有了,断裂的生物链条是不可能自我修复的,唯一能替代老虎的是人。但根据她的研究,因各方的影响,可操作性不容乐观。没有完备的检测数据,总羚牛数量,每年繁殖数量,成活的数量,该淘汰的数量,都需要完备的检测数据作为基础。
而当前的现状是没人监测。谁该为类似的基础工作投入?科研单位还是行政主管部门?学者还是职能机关的工作人员?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怪圈,羚牛成灾,解决问题的第一个障碍却是减灾的行政成本。(成都商报)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