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路通讯员冯山志、张春丽)枣强县张秀屯乡东尧头村村民刘俊青和丈夫王殿春,20年如一日,把满腔真爱无私地播撒在8名残疾弃婴身上,日前,刘俊青被评为枣强县“道德模范”。
1988年冬的一天,王殿春去县城办事,中午回来后跟妻子刘俊青说:“在民政局门前扔着一个五六岁双目失明的小姑娘,哭得很急,一个劲地要找妈妈,挺可怜的!”心肠软的刘俊青听了以后,就和丈夫商量收养这个女孩,善良的王殿春也说:“俺也是这个意思,正想和你商量呢!”在民政局办理了有关收养手续后,他们收养了第一个“女儿”,取名国育红。
自此,刘俊青两口子就与残疾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自2003年以来,他们又先后从民政局领养了6个残疾弃婴。
2007年初春,一个看上去有六七岁,不会说话、筋骨特软的小女孩被人遗弃在他们家门口,经医生检查,这个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当时有人说:“收养这个干吗,那几个孩子还不够熬的?”刘俊青抱着这个虚弱的孩子,起初也有些犹豫……思前想后,这对善良的夫妇最后还是将孩子留了下来。
现在,除了育红已经出嫁,并且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外,刘俊青家里还有7个残疾弃婴:三个唇腭裂(已手术)的,其中两个4岁,一个1岁半;两个患脑瘫的,一个6岁、一个4个月;还有两个才4个月大的肢残弃婴。
收留这么多的孩子,夫妇二人所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孩子们有的不会走,有的不会吃,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双眼看不见,躺的、卧的、爬的、跪的……多年来,刘俊青夫妇倾注了最大的爱心,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呵护着一个个残缺的生命。每天,他们两口子总有做不完的事儿。特别是刘俊青,为了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几乎没怎么出过家门。不管春夏秋冬,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擦屎端尿;晚上就和衣与孩子们睡在一起。
20年来,经济拮据的夫妇俩很少探亲访友,赶集上店。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夫妇俩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这些孩子挨饿受冻。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种地之余,他们养了200多只鸡,保证每天让每个孩子吃两个鸡蛋。为照顾好孩子,一日三餐夫妻俩都是轮流吃。
2006年,枣强县民政局把刘俊青家定为了“定点寄养家庭”,每个月发一笔钱给他们家,以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三个唇腭裂的孩子还赶上了“微笑列车”免费做了手术,现在已经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了。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