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啰儿调、梁平癞子锣鼓、黔江南溪号子等国家级民间文化遗产,昔日山间人人唱,今日只得舞台闻
近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重庆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梁平癞子锣鼓、南溪号子等民间艺术共12位传人上榜。这些民间艺术,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在乡间,它们却曾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天籁之音已很少在山间响起,我们只能在一些民间文艺汇演类的舞台上才能听到。
记者杨娟
石柱土家啰儿调
怀念人人传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啰儿啷啰,挑起扁担啷啷扯,哐扯,上山岗啰儿,啷啰……”说起石柱土家啰儿调,可能多数人不了解,但说到啰儿调的代表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大都耳熟能详。
这首歌的发现者叫蓝河,上世纪40年代,他受国民党迫害来石柱避难,收集了不少啰儿调歌曲。解放后,蓝河在部队任音乐教员,恰巧听到一位石柱籍战士唱起这首歌,一下勾起了对啰儿调的回忆,立即记下来整理,经歌唱家演唱后,迅速成为传唱海内外的川东民歌。
日前,石柱县文化馆负责人说,“啰儿调”因唱词中有“啰儿”而得名。石柱现有的啰儿调歌手主要分布在沙子镇、马武镇、黄水镇等地。刚被认定为啰儿调传承人的“土家歌王”刘永斌来自黄水镇枫木乡,现在主城一家酒楼唱山歌,生活过得不错,但很怀念以前乡里人人都唱啰儿调的日子。
68岁的刘永斌说,啰儿调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情歌、加油歌、说客套话的歌,还有骂歌、盘(问)歌。比如骂歌:“对门娃儿噻,你莫小jiao(方言,意思接近“傲”)哟喂,喊你过来嘛啰儿啰,打核桃哟喂,核桃落在嘛噻你脑壳上哟喂,千万年嘛啰儿啰,不长毛哟喂。”
让刘永斌印象深刻的是,过去大集体生产时,当地还有个习俗,每次薅草(音“蒿草”,指为庄稼除草)都要敲“薅草锣鼓”唱山歌。每个队伍前面两名“歌牌子”,专唱“快歌”为大家鼓劲。“原来3天才能薅完的草,两天就能干完!”
啰儿调的歌词多为七字句,可现场发挥,即兴填词。到了“文革”,啰儿调被当作旧文化禁唱。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歌曲潮流袭来,原来唱山歌听山歌的氛围被冲淡。“现在会唱原汁原味啰儿调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去年,刘永斌和乡亲到主城参加一个民歌大赛,发现选手中只有3人是农民,其他的都是流行歌手。
现在,乡村里已很少听见啰儿调那悠扬的歌声。刘永斌本人,也只是应邀在舞台上唱一唱罢了。
梁平癞子锣鼓
锣鼓敲起来,比唱歌还好听 正月十五元宵节,梁平人是在癞子锣鼓“抢彩”的热闹中度过的。刚被认定为癞子锣鼓传承人的龙门镇村民刘官胜兴奋地告诉记者,14岁的小儿子刘庆勇替父上阵,自己的锣鼓队照样拿了金奖。
梁平县文广局人士称,一年一度的梁平癞子锣鼓迎春抢彩,曾有代代相传的习俗。为了传承这一文化遗产,2006年元宵节起,县里恢复了这一习俗。今年的癞子锣鼓抢彩展演,吸引了来自全县33个乡镇的85支锣鼓队参加。
为什么叫“癞子锣鼓”?传说它起源于唐朝,创始人绰号叫“癞子”。他创的锣鼓由18个段子组合成一个“引子”(相当于歌曲的旋律),后人称之为“十八癞子”。
“喽丑当,丑喽当,喽丑喽当丑喽当……我们这个锣鼓敲起来,比唱歌还好听!”刘官胜说,癞子锣鼓这样三段一组,一口气要打六组“翻上去”,再从尾到头“翻下来”。最少也要马锣、钹、大锣、鼓四种乐器,前三种敲打出类似上述旋律,而鼓则负责打拍子。人手齐全时,还要加上钩锣、钗子,6种乐器由5人演奏,其中打马锣者兼打钩锣。
“我6岁开始学打鼓,到我儿子这一辈,已是第五代传人了。”和别的队伍不同,刘官胜的锣鼓队不但能打锣鼓,还能又吹又打演全套,用唢呐或吹角主唱,锣鼓等伴奏,演绎出更丰富多彩的音乐。
以前,刘官胜白天做裁缝,晚上和父亲及三个兄弟一起,就能组成“一家班”,随时上门为别人演出。在乡间,癞子锣鼓是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不管红事白事,还是开业庆典,锣鼓队都能敲出应景的喜歌悲曲来。
“锣鼓一敲,大家都来看热闹,还有很多人抢着学锣鼓。”刘官胜说,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学习癞子锣鼓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会打癞子锣鼓的,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不过,令刘官胜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把锣鼓学得很好。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