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阳市坚持把高效规模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产业和首要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细化政策措施,强势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丹阳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39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6%,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7.5%、93.2%、98.5%、85.7%;该市现有特色农产品专业村7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4%。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丹阳市一方面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镇江市级14家、丹阳市级28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龙头企业梯队。2007年,列入省、镇江市考核的20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利税9亿元、利润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69.6%、50.4%,实现了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47.3万户,基地农户从龙头企业获得收入14亿元。丹阳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材、面粉、草菇生产基地,形成了木业、小麦深加工、茧丝绸和稻鸭共作四个“一条龙”。
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化。该市把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全市科技创新体系,与工业企业创新在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一视同仁,有效激励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创新意识,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综合效益大幅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7.49%。近年来,丹阳市先后对粮油、蔬菜、茶叶、花卉、食用菌等8个领域的20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资助,各级财政资助金额达1500余万元,有效推进了食用菌、膳食纤维等一批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新增经济效益10多亿元。同时积极实施产学研联合和科技合作,目前丹阳市每个重点农业产业都有国家级科研机构作为依托,近年来引进新品种50多个,推广新技术100多项。
用创新的办法提升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该市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投入机制等的创新,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在原有的出租、转包等流转形式基础上,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这一新型土地流转形式,全市已挂牌土地股份合作社2家,正在推进的有6家。丹阳市云阳镇花园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建成钢架大棚80座,总投资200余万元,农民以土地入股,不仅可优先承租大棚进行蔬菜种植,也可在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从事农业生产,领取工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农户既可从合作社领取股份分红,又能打工挣钱,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创新农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推进农业资本经营。目前,迈春茶场已完成了公司化改造,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创业板上市;江南面粉等企业已与有关券商签订了合作意向。建立以工促农联动发展机制,对工商企业在高效农业项目区内修建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实施贷款贴息。该市已有15家工商规模企业投资高效农业,投资总额达1亿多元,全市高效农业示范区已完成道路建设98公里、水渠20公里。
用市场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化。该市还紧紧围绕“品牌兴市”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现有农产品品牌近10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省级名牌产品5个。(朱国军史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