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由两会新闻战想到的“洛阳纸贵” 记得每年两会,媒体的朋友每每发现好的新闻报道往往相互传阅学习,然后暗自较劲儿。通过邮箱、MSN或者手机轻松一转,一篇新闻佳作便在有线、无线的传播中被众人复制、浏览了。
在报亭,一篇载有好的两会新闻的报纸和杂志也会引来许多读者的购买,你去买时很可能会被告知“卖完了”。这些现象让人不禁想到一个叫做“洛阳纸贵”的成语。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是丰饶经济时代,好新闻可以无限转发,报纸杂志即使在一个报亭售罄你也可以去找另一个,完全无需有这样的这样的顾虑了。然而,“洛阳纸贵”事件与好新闻的广泛传递却有着相同的本质,那就是同为“佳作”,受人高度“关注”。
《三都赋》的作者左思身材矮小,貌不惊人,之前也不名一文。同在洛阳,为何“洛阳纸贵”的不是当时誉满天下的天文学家张衡,也不是大史学家班固,而偏偏是这样一个无名小卒呢?仔细看过史书中关于《三都赋》的介绍,我发现左思与班固、张衡有很大的不同。后两者的文章气魄宏大,文辞华丽,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却也落下了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左思的作品就显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这与他之前收集大量民情资料的艰苦工作是分不开的。两会的新闻报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深入的采访,贴近民生的话题是成功的关键。相反,空洞的虚话套话堆砌的新闻注定是没有“点击率”和“收听率”的。纵览网络、报纸,许多鲜活、生动的好新闻显得“惊艳”,诸多的佳作令人欣喜。
无独有偶,就代表委员而言,他们提交的高质量提案议案也总能成为会上大家讨论的焦点。从更高一个层面来看,提案议案只有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算真正合格。老百姓对两会新闻的关注直接反映了他们对两会的关注。两会离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就离两会多近。当物价、医改、住房、就业、教育等诸多民生问题成为两会重要议题的时候,两会召开就会成为老百姓政治生活的大事情,关注度和参与度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两会不是高高在上的仪式,而是全国人民实实在在的政治节日,也正是这取之不尽、精彩纷呈的“素材库”成就了记者朋友们一篇篇新闻佳作。
联想起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2008两会应该是个风向标。今年是换届之年、奥运之年、改革开放“而立”之年:议题很多,时间却非常紧张。欣赏代表委员“给我三分钟”的浓缩版发言,议题的“盛宴”同样考验着代表委员的智慧和效率。两会盛宴尚需如此,关于盛宴的报道也不正应该如此吗?做好两会的新闻报道同样考验着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啊!
三月里,两会是清新而温暖的政治文明之风,也是和谐之风,春天的消息总是美好而生动的。2008年两会媒体间的新闻战早已打响,在我看来,谁让代表的好议案、委员的好提案在老百姓心中“洛阳纸贵”,让两会的新闻“洛阳纸贵”,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