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如是说 医改新方案要突出公益性质
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城市;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
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重大疾病防治,落实扩大国家传染病免疫规划范围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力度。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温家宝指出,去年以来,国务院组织力量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已经制定一个初步方案,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要坚定地推进这项改革,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温家宝说,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据新华社电)
专家
解读
医疗补欠账教育更公平
本报讯(记者任珊珊、刘旦、陈翔、舒涓、李婧、方利平、刘彦广、赵琳琳、谢绮珊、柳建云)教育投入增长500亿元,全国城乡普遍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卫生投入增幅超过GDP增幅,覆盖城乡居民的医保制度建设加快速度……温总理昨天送出的民生“大礼包”,个个分量十足,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重视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诚意。
一页报告述卫生足见重视
农工党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启仪:过去五年我国在发展卫生事业上累计投入6294亿元,但是和对教育同期投入的2.43万亿元相比,由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长期欠账比较多。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总理用了一页的篇幅来专门讲卫生事业,足以显示政府的重视程度,同时,中央财政对卫生的投入比去年增加167亿元。作为医疗行业的工作者,我觉得很受鼓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今年扩大到全国50%的城市,这就意味着覆盖人群更广。
我注意到,温总理提到医改的目标时,几乎每句话都带有“基本”二字,究竟怎样定义“基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作为医疗战线的管理者,有责任推动改革。
新农合标准提高农民开心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司富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也提高了一倍,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国家规划免疫预防的疾病已经由原来的7种扩大到15种,中国13亿人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患者的免费治疗力度,这些举措对贫困地区的意义格外重大。
学前一年拟纳入义务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赵沁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将实行城市义务教育免费,这意味着我国完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在教育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今年教育新增的500亿元投入主要用在免除城镇义务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等方面。未来几年,我们将致力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正在考虑将学前一年也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目前已经着手进行研究可行性。以后有可能实行“十三年义务教育”,即在现有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加上学前一年、高中三年。
应支持民间力量办教育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今年温总理的报告特别关注民生,一大特色就是举措具体,使我们感受到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有决心、有思路。在教育方面提了三件事,三个“要”,特别是加大教育投入方面,比去年增长近50%,中央财政增长幅度很大,地方财政还要继续增加。这个消息激动人心。
我建议财政部门要注意对教育的投入方式,要考虑四方面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增加生均投入。二是增加专项投入,要解决超前发展的问题。三是要增加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头费”。四是要支持民间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事业投入的多元化,例如应鼓励社会人士、机构向教育进行捐赠,这些钱可反哺到贫困学生身上。
连线
本
地
粤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力争>100元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
目前正在加紧制定新补贴方案
记者昨日从省卫生厅了解到,广东目前的筹资水平为每人每年70元左右,目前省卫生厅正在加紧制定新的补贴方案,不光要达到中央的标准,还要力争比中央标准更高一点。据初步统计,全省参加2008年度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数已经达到4800多万人,参合率达到94.8%。省财政补助经费从2002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12亿元,新农合筹资机制、补偿机制、管理机制和费用控制机制基本建立,还探索了社保部门经办、委托保险部门经办等模式。参合覆盖率逐步扩大,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农村“大病有保险,小病有补贴”。
在推进城镇免费义务教育方面,广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记者采访了解到,广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和省监察厅日前已联合印发《广东省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
逐步解决省外户籍生免费义务教育
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在全省城镇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课本费。与此同时,广东省教育厅还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省外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义务教育问题。
广州市城镇义务教育意见将出台
据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介绍,广州市城镇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目前也正在制订当中,并将很快出台。与此同时,广州市委、市政府目前也正在讨论修订《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以进一步积极稳妥地解决外来工子女的读书问题,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记者雷坤、雷燕通讯员粤卫信)
编辑点评
民生关怀得民心
曾几何时,“医疗市场化”成为千夫所指。此番新医改方案突出“公益性”,透视出浓厚的“民生关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抓好四件事,加大对公益医疗服务体系的支撑及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正是对“医疗市场化”的纠偏,此举深得民心。
教育乃民众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要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国家将下决心对农村教育这一“短板”作全面的补足。
(曾佳)
百姓心声
政府关注我不愁
王荣华(32岁,家住白云区某小区,有一个4岁的儿子):我和老公都是湖南人,来广州已经10多年,几年前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还不错,买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
我现在最发愁的是两件事,一是怕生病,二是担心以后儿子入学的问题。自从有了儿子,我母亲就从老家过来照顾他,去年老人家得了肺炎,住进医院一周,光检查费就花了七八千元。其实她在老家有医保,可是到广州没法用。广州看病这么贵,像我母亲这样享受不到任何保障,我很担心。两年后儿子要上学了,不知道能不能上我们附近的公立学校。听说上公立学校每年都要交一笔借读费,否则就只有上外来工学校。
听说政府已经开始关注我们这些外来人员的状况,希望能够尽快改善,这样我们一家才真正能在广州实现安居乐业!(雷坤)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