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中央提案建议加大对地方戏抢救和保护力度
时间:2008年03月06日11:40
我国丰富的千姿百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诸多基因。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2006年,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非遗”保护名录。这些工作进展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刻不容缓。
一、地方戏保护的历史价值和紧迫性
戏剧源于远古时代的民间祭祀,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绵延几千年,形成了以方言、地方风俗、民族特色为重要特征的地方戏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地方戏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力量,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使地方剧种和民族艺术在“文革”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和活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西方快餐文化的涌入,以方言为重要特征的地方剧种在市场竞争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1)小剧种消亡迅速。据统计,上世纪我国有地方戏360多种,目前除有60-80个生存状况尚好外,其它剧种多数已经消亡,其中包括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南方高腔、乱弹等古老声腔。即使有些小剧种暂时留存了下来,也大都处于岌岌可危状态,其传统剧目和表演手段总体上也无法与当年相比。山西省上世纪80年代有地方剧种52个,现在仅剩28个;安徽省的地方剧种从建国初期的27个衰减到现在的7个。
(2)剧团锐减。近二十年来,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缺少观众和市场的地方小剧种陷入困境。过半剧团解体,而这些剧团又往往是地方稀有剧种生存的根基,即使剧团还在,经济状况也日益紧张。安徽庐剧从建国初期34个专业剧团锐减到现在仅剩2个;四川有些县级川剧团在接受当地推进的文艺“瘦身”之后,连剧场都被拆掉了。没有了剧团,演员也就各奔东西,剧种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一批批老艺人相继辞世,技艺日渐失传。多数剧种消亡,有的放在档案里,有的已经没有多少历史资料可以查找和追寻。不少濒危的传统剧目,如再不抓紧抢救保护,大概不用10至20年,也将不复存在。
二、目前保护地方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剧团资金严重匮乏,演员收入过低
(1)资金严重匮乏,很多剧团缺乏必需的生存保障,困境重重。许多剧团没有排练场地,只能在租来的简陋工房里练功、排戏;有的剧团甚至连办公场所都没有;有的已列入“非遗”的剧种从未得到过任何资金投入。
(2)演职人员收入过低,住房和医疗没有保障,青年演员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元,难以养家糊口。演职人员普遍情绪低落,无人热心于剧种的生存与发展,许多有潜质的年轻演员纷纷改行或在外兼职。
2、人才流失严重,传承青黄不接
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多青年人不愿意学习和继承地方戏艺术而改行,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很多地方戏剧团青黄不接、人才断档、行当不齐,甚至无舞美、无编剧、无导演,给一向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地方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山东临淄的“八仙戏”,如今只有曲谱、剧本和剧照留在档案里了。
3、缺乏对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整理,新剧目开发困难有相当多的地方剧团存在着传统剧目流失、新编剧目跟不上的问题。一些老艺术家不断退休和逝去,造成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随之断根而无法复排。同时,地方剧团也无经济实力对老艺术家的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录制,造成了剧团在挖掘、整理和继承优秀传统剧目方面出现尴尬局面。由于资金缺乏,编创人员无法深入实地采风和体验生活,难以找到好题材也就写不出好剧本。
4、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电影、电视、网络与戏曲相比,欣赏起来更简单、便捷。从地方戏自身来看,其内容形式和节奏等不能与时代相吻合,缺乏紧跟时代的作品。有些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曲目创新,难以满足大众的欣赏口味,难以通过商业演出养活自己。此外,地方戏多用方言演唱,再加上传统剧目其唱腔、舞台、灯光等,没有现代舞台艺术“花哨”,很难吸引观众眼球。
三、保护地方戏的建议
1、健全保护机制,大力扶持地方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承担起保护者的责任,根据本地剧种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办法和措施。对于濒危剧种,国家应设立专项保护经费,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机制,保证基本经费能够按时足额到位。
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乡镇文化站对剧团应当承担起组织、创作、艺术指导等工作。对那些百姓特别欢迎的戏种,政府应该尽其所能,以财政出资或协调企业和热心公益人士出资等方式进行重点保护。
2、加强文艺体制改革
一些民间职业剧团与草台班子演出的兴盛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它们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没有华丽的灯光舞美设计,就连导演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可是却有观众、有市场;而长期吃财政饭的地方剧团一直生活在“等、靠、要”的制度下,也培养了他们的懒惰心理,因此要进行体制改革。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按照剧种和剧团的实际情况,区分出政府扶持和推向市场的两类院团,是公益性的,政府就要加大财政投入,推向市场的,也要扶助改制,逐步置换。
3、培养人才,建立研究机构
人才对地方戏的保护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关注地方戏的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地方戏的开发和研究。有条件的省市,可以依托地方大学或艺术院校建立研究机构,培养地方戏人才,并参与地方戏濒危剧种和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继承工作。这是一项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工程。
3、分类保护与专业传承
抢救和保护地方剧种,应采取“专业传承与民间传承、博物馆保护与民间传承”相结合的办法。对于有演出市场和群众基础的专业剧团,政府在税收、创作、演出场所等方面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与帮助;对那些已经没有演员、不能恢复演出的小剧种,也应该做好抢救性的保护;对目前仍有片断留存的濒危剧种,可以与博物馆相结合利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能留存多少就留存多少。
4、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机制
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需要“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为了有效调动演员的积极性,要建立一个演出市场的保障机制,保持基本队伍不散,保持本剧种基本的特色剧目,保持有一个基本的艺术生产车间。(1)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将本地区濒危剧种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旅游地进行民族、民俗的舞蹈和地方戏的表演,上演经典传统剧目,扩展地方戏的发展空间;(2)各级政府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鼓励地方剧团的创作和演出,广泛进行文化交流,宣传地方戏的精美技艺,培育市场,培养观众。
5、重视民族文化精华,加强舆论宣传
精神文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每一个剧种都是地域文化与民俗精神的整合体。各民族、各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无不浸蕴着各自的审美情趣,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心理与精神生活的缩影,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宣传和保护地方戏剧,媒体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有些地方电视台制作“戏剧访谈”节目,就是个非常好的宣传园地。媒体宣传唤起更多仁人志士的关注和探讨,对保护地方戏剧的作用非常重大。
6、加强自身改革,适应市场经济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可以为地方戏剧注入新的活力。地方戏革新,就是要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古老的剧种,再死抱传统的模式不放,行腔依然一板三眼,慢慢吞吞,观众自然要逃离剧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通过创新音乐、增加舞美和灯光等现代元素,增加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来增加戏曲的可视性,以创新的姿态适应现代观众和年轻观众的口味。(人民网记者扎西整理)
提案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