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针对中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显示,近五成初中生表示有亲密的异性朋友。而家长对青春期生理知识的了解普遍不如自己的孩子。与之相应的是,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教育不能满足对性知识的需求,而近半数家长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协同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董协良从事生殖医学研究和临床的实践多年,在提案中认为性教育包含更多超越生理、心理教育的内容,涉及青少年权利、性别意识等更为广泛而深远的话题。
他建议:
一、尽快改变学生“自学状况”
很多地方的健康教育课流于形式,没有固定的课时和专门的教师。常常由班主任、生物老师、校医利用课外活动事件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把一些“敏感”内容交于学生“自学”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二、性教育应全方位参与
性教育应是综合、立体、积极的,既应有针对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也应该有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选修课”,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理及心理问题,建立正确的性观念,达到性教育最终目的。
三、性教育内涵亟待拓宽
除学校和家庭教育外,借助防治艾滋病、抵制毒品等宣传教育活动,性教育的内涵完全可以在现实的操作面上被扩大、被落实。现实证明,面对那些“敏感”话题,孩子们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坦然。他们一次次向我们寻求“我从哪里来?”、“男生与女生有什么区别?”……的答案时,不仅仅是他们性意识的萌动,更是他们主动向我们发出的期待交流和沟通的信号,而能够坦然与孩子们交流这些话题的家长或老师,往往都能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一同分享成长的喜悦和收获。(人民网记者雷阳)